本报讯 (通讯员 江 锋)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山阳县公安局锚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目标,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为核心导向,创新实践“五个模式”闭环工作法,全员动员、全警发力,打出夏季治安整治“组合拳”,用实打实的成效守护安宁。
山阳县公安局通过“高位部署+精准督导”模式压实责任链,确保行动落地见效。将夏季治安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通过6月19日、26日和7月16日、25日召开党委会、部署会、推进会以及细化行动方案和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等方式方法,持续深化部署,凝聚全警合力,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包片抓、警种部门协同推、基层所队具体干”的责任体系。同时,抓实“下沉督导+动态问效”机制,同步深化“机关支援基层”,抽调骨干警力下沉派出所注入攻坚力量,局班子成员分片挂钩基层所队开展精准督导,警务督察部门“四不两直”开展多轮次督察,对重点事项点对点督办推动问题整改“不过夜”,确保整治行动层层有压力、事事有回音。
通过“全域清查+动态巡逻”模式织密防控网,消除风险隐患盲区。山阳县公安局以“见底清零”为目标开展治安隐患大排查,聚焦“九小场所”、夜宵摊点、景区商圈等夏季人员密集区域,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清查+错时抽查”相结合方式,重点核查安防设施等关键指标,通过下达整改通知、关停违规场所从源头堵塞安全漏洞,其间共检查行业场所580多家次,整改安全隐患130余个。升级“警种联动+网格化巡防”模式,整合城关派出所、巡特警大队、交管大队等警力,划分重点巡防区域,实行“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24小时巡逻机制,针对夜间案件高发特点开展“亮灯巡逻”,以“车巡+步巡+视频巡”立体防控提高见警率与震慑力,联合抓获流窜作案嫌疑人17人、破获各类案件28起,有效降低现行案件发生率。
山阳县公安局通过“多元联动+实战演练”模式凝聚共治力,构建平安共建格局。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公安推动、多方参与”协同机制,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镇(街道)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信息互通、线索互移、隐患共治”协作平台,针对重点行业场所、重点部位开展联合检查,整改跨部门隐患20余处,形成“1+N”联防联控合力。聚焦夏季防汛、消防安全等风险点,联合各职能部门及镇(街道)开展“实战化+场景化”应急演练40余次,通过“模拟警情—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全流程提升应急队伍实战能力。激活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平安巡防队”,开展法律宣讲与技能培训,并建立“群众报线索、公安快处置”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提升矛盾纠纷摸排、安全隐患排查及案件侦破等工作质效,实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良性互动。
通过“源头防范+严打整治”模式筑牢安全堤坝,提升打击犯罪效能。山阳县公安局打好“宣传防范组合拳”,组织民警深入全县各村组社区开展“五防”宣传460多场次,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现场答疑”举办“平安课堂”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针对夏季高发风险制作推送警示素材,显著增强群众防范意识。科技赋能升级警务装备,配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246个,完成道路交通监控补光灯排查和对讲机更新换代,组建数据建模专班,以大数据精准锁定线索支撑快速破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聚焦夏季突出违法犯罪推行“所队捆绑作战”机制,实现“接警快、研判快、抓捕快、挽损快”,通过凌厉攻势侦破刑事案件70起、查处治安案件87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34人,为群众追回160余万元财物,有效震慑犯罪气焰。
山阳县公安局通过“精细管理+暖心服务”模式架起连心桥,深化警民鱼水情。以“数据鲜活度”提升管理精准度,依托“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等活动走访采集重点要素信息,动态更新警务平台数据,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为精准处警与行业管理提供支撑。开门纳谏听民意,局党委、各警种单位召开座谈会27场次,向“两代表一委员”、服务管理对象、群众代表汇报工作并收集意见建议逐一整改;通过“背包警务”送法律送安全,现场解决群众诉求用真心换民心。围绕中心工作强服务,对接企业建立“一企一警”机制化解涉企纠纷;针对旅游高峰,强化日常值守,为游客提供求助服务,以平安环境护航发展,让群众在执法服务中感受公平正义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