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商州区——

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5-07-02 09:43:41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郭乾琪)今年以来,商州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治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夯实绿色生态根基。

  科技赋能,构建精准治污“监测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重点工业园区布设12个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分析PM2.5、臭氧等污染物来源。推行“一企一策”精细化管控,对32家涉气企业安装用电监控和在线监测设备,实现污染排放“云端监管”。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完成中心城区16.17公里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削减燃煤消耗1.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下降15%。

  系统统筹,打造水质提升“管护链”。创新实施“流域统筹+监测管护”模式,覆盖监测丹江、南秦河等主要河流,商州辖区6个水质考核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推进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万立方米,新建污水管网10公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8.37%。

  源头防控,筑牢土壤安全“防护墙”。建立“监测—评估—修复”全链条管理体系,在陕西锌业、商洛比亚迪等重点企业布设土壤环境监测点位36个,推广增施有机肥、深耕翻等农艺措施,化肥年利用率提高至42.7%。积极实施固废处置综合利用,年纳入统计的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6.22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超98%。全区受污染耕地年安全利用率达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率达100%。

  • 相关阅读
  • 国际癫痫关爱日丨科技赋能医者仁心 创新助力守护患者

      今年6月28日是第十九个“国际癫痫关爱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力,共创未来”。  眼下,数字化浪潮正在逐步融入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从云端参与诊治,他们可以与医生进行充分交流,及时获得...

    时间:06-28
  • 柞水扎实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卓)今年以来,柞水县环境监测站以提升数据质量为核心,持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支撑。   柞水县2座省控空气自动站(城区一小站、气象站)运行正常,上半年未发生电力、网络故障导致...

    时间:06-28
  • 商洛市中心城区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

    本报讯(通讯员全磊王锋强)自5月底中心城区启动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市、区城管系统紧紧围绕“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放、‘三堆六乱’、广告牌匾、违法建筑”五大整治重点,持续攻坚城市管理难点痛点,全力营造“市容整洁、秩序规范、环境优美、设施安全”的城市环境。...

    时间:06-23
  • 2025年陕西省“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走进洛南

      本报讯 (通讯员 毕波波)“以前只在书上看过昆虫的图片,这次看到了很多昆虫标本,认识更清晰明了。”   “这次活动,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示范,我了解了太阳能月球车的原理,并亲手组装了属于自己的太阳能月球车……”   6...

    时间:06-23
  • 中国团队研发出卫星遥感新方案 精准监测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

    时间:06-20
  • 商洛市中心城区市政工地大整治成效显著

    市城管局采取“专题部署、现场督办、科室督促、提醒约谈、跟踪督促”等多种方式,督促城区在建热力管道工地、市政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在建工地持续做好工地规范管理,全面更换破损、变形和不整齐围挡,每天擦洗,早晚清理工地生活垃圾,整齐有序堆放物料,做好裸露黄土绿网覆盖,全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工地环境,助推环境大整治和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时间:06-20
  • 柞水进行重点排污企业自行监测专项检查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卓)为压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确保自行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近日,柞水县对辖区内重点排污企业开展自行监测专项检查。   本次检查涉及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第二焙烧车...

    时间:06-19
  • 宁夏建立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与国土变更调查协同机制

      中新网银川6月16日电 (记者 于晶)6月16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由宁夏自然资源厅、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的《宁夏年度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调查监测与国土变更调查协同机制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宁夏...

    时间:06-16
  • 世界遗产访谈录|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科技赋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在山西大同西郊,巍峨的云冈石窟静静伫立,历经1500余载春秋更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石刻艺术,镌刻着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印记。作为石窟守护者的杭侃,将半生心血倾注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数字化...

    时间:06-16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科技赋能良渚:五千年文明的数字“新生”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多项数字化参访体验技术赋能五千年良渚文明,为游客提供“跨越时空”的游览体验。  在良渚博物院,智能AR导览眼镜为游客提供了包括文字、图...

    时间:06-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