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郭乾琪)近年来,商州区始终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源头严管、过程严控、主体严责、监管严打、教育严抓、社会共治”等举措,全方位、多层次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商州区先后出台《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学校严格落实校(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并按学生人数配备食品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将管理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积极推进学校食堂食材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米面油、肉类、调味品供应商。目前,全区122所学校(公办幼儿园)食堂已实现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配送。对于鸡蛋、蔬果类食材,则由镇(街道)中心校和区直学校、幼儿园参照政府采购办法自行征集供应商。各校按照食材来源“先进先出”原则,分类存放,定期盘点检查,及时清理变质、过期食品,坚决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餐桌。
今年以来,商州区政府投入115.5万元,为74所学校升级食堂硬件设施,全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并通过视频监控等方式向师生和家长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定期组织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培训4次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从业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同时,商州区建立食品安全包抓责任制,层层落实监管任务。自“校园餐”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建立了大宗食材招标采购与询价认价、进货查验与索证索票、校长负责制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家长膳食委员会参与监督等系列长效管理机制,未发生一起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统一招标采购后,米面油价格下浮6%,肉制品、调味品价格下浮9%,全年共节约大宗食材成本约50万元,相当于每餐为学生节省约0.21元。鸡蛋蔬果类食材价格平均下浮7.7%,全年可节约成本33万元,午餐价格降低0.15元,师生、家长对学校食堂满意度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