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提升司法能力,做到“识大局、能干事、干好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法官做到公正办案,不仅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思维,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一是要勤奋学习。提倡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单位和社会。一个法官投入学习的时间越多,其司法能力就会越强。丰厚的理论功底是司法能力的基础,要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前人,继承优秀的传统,借鉴他人之长,不断丰富自己。二是要勇于实践。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丰富;能力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成长。司法能力也只有在司法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唯只如此,别无他途。因此,面对各种复杂疑难案件,每一位法官要敢于挑战,善于工作,勇于实践。三是要加强锻炼。学习和实践都需要法官个人自我能动性的表现,每一位法官都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并发扬光大,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克服弥补。四是要争取锻炼机会。要充分利用好一切机会,力求使每一起案件、每一件事情都按最高的要求、最好的标准去办。从而通过各种形式的锻炼,最终在各种能力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成为一名有较强司法能力的实力派法官。当前,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顺应当今“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成果,开展网上办公办案,提高审判工作效率。要正确看待、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正面宣传,维护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传递法治正能量,增进社会公众对法院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