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次解放许昌的战斗中,刘志福的两个老乡被打散了。刘老感触最深的是解放军热情友好,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那时我们还是兵娃子,部队给我们发的步枪很重,老兵们就帮我们扛拿。”刘老想起这段温馨的岁月,脸上满是笑容。
济南战役中惊魂一刻
解放许昌后,华东野战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刘志福随陈毅部队先后解放了开封、洛阳等中原大片地区,并于1948年秋开始对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山东济南进行大规模的攻坚战。
济南作为津浦、胶济铁路交会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国民党军队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后,蒋介石令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所部固守济南,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集中17万人的3个机动兵团伺机北援。第二绥靖区以济南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济南外围县镇及制高点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均构筑众多的永备和半永备型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集中兵力约11万人。华东野战军遂集中兵力,组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由代司令员粟裕统一指挥。攻城兵团于9月16日晚发起攻击后,迅速突破济南外围防线。
20日晚,圆月高悬夜空,在济南城内,刘志福所属连部正在与敌人进行街、巷战。枪声嘶鸣,炮火连天,激烈的战斗场面把整个夜空都染红了。一个小时的激战之后,连部的子弹所剩无几,然而敌人的火力依然凶猛。面对这种形势,刘志福临危受命,只身冒着危险返回连部向前线运输战略物资。在战友的掩护下,他冒着炮火,穿过两个街区,跑到一个幽暗的巷子。巷子口横着一辆国民党军的汽车,阻断了去路。这是唯一通向连部的巷子,借着明亮的月光,刘志福隐约看见一个戴着国军帽子的士兵睡在汽车下面,把头探向外面。刘志福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取下扛在肩头的带刺刀的步枪,一步步逼近睡在地上的那个人。他一边靠近一边给自己打气,并且吆喝了一声,没人答应。他迅速跑过去,将刺刀狠狠地刺了下去,结果发现地上的人不动弹,原来是一个死兵,让他虚惊一场。他利索地从车前跨过去,很快就和战友将武器弹药送到了前线,经过8个昼夜的激战,至9月24日全歼国民党内城守军。讲起这惊魂一刻,刘老至今心有余悸。
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但我军已胜券在握的时候,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已经拉开了序幕。1948年9月24日济南失守后,国民党军总部以为华东野战军需要长时间休整,未能料到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中损失不大,能够迅速南下进攻徐州,结果大意轻敌,华东野战军于11月6日夜间发起了淮海战役(徐蚌会战是国民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淮海战役是共产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最终华东野战军联合中原野战军及其他地方部队共约60万人,消灭了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及其所指挥的5个兵团。
在刘老的戎马生涯中,没受过什么大伤,只是在淮海战役中脚踝被子弹打伤了,经卫生员简单包扎后,他又接着继续战斗。“当时条件艰苦,战线长,天天背着干粮,不管白日夜晚,累了倒在战壕中睡一会儿,日夜都打,有时后方物资不能及时供应,我们就会饿上几顿。”刘老回忆道。
“为了穷苦老百姓,自己死了无所谓”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此时,经过多次战争的磨练,而立之年的刘志福成为第三野战军22军65师195团3营8连的骑兵班班长,同时也是19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齐安昌的勤务兵。
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