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深山养猪人

2020-05-21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柯岩

  镇安县月河镇西川村的徐水锋,虽然失去了一只手,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将他打倒,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围起猪圈,开始了养猪之路。

  4月30日,记者从镇安县城出发,驱车一小时来到西川村,蹚水过河,见到了43岁的徐水锋。他话语不多,简单地打过招呼,就带着记者走向他的家中。

  看起来还算宽敞的两间主屋,却是泥糊的土坯房,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屋门前的台阶高低不平,进屋里一看,放的都是些农具。“这两间屋子平时用来放腊肉、做鸡舍,只是这个季节腊肉早就卖完了。住的屋在那边。”徐水锋指向左边泥糊的矮房子。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去,进门就见灶台上堆放着没来得及洗的锅碗瓢盆,里面有一小间屋子,是徐水锋父子的卧室,简易的架子床几乎占满整个空间,徐水锋的儿子徐祥川正坐在床边上看直播课。“去把中午吃饭的锅和碗洗了。”徐水锋向儿子说道。徐祥川熟练地操起炒锅,拿到门外的水池边洗了起来。

  徐水锋1994年左手意外受伤,治疗后手部作了截肢处理。此时的他,父母都已不在,得自食其力,于是便去矿上打工。“刚去矿上,人家看我手上残疾不肯要我,矿长不让我下井干活,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矿长无奈让我去开车,后来看我开得还不错,就留下了我,这一干就是七八年。”徐水锋说。后来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位姑娘,成了家也有了儿子。但不幸的是,两人并没有走长远,儿子一岁时两人离婚了。

  徐水锋又当爸又当妈,独自带着儿子到镇安县城跑三轮车,找些零工做。“儿子跟着我的这几年吃了不少苦,我一忙起来就顾不上给他做饭,慢慢地他就学着下面条、洗衣服,虽然今年刚8岁,但多数家务都能干了。”徐水锋回忆起儿子成长的过程,既有欣慰也有愧疚。

  受手上残疾的影响,在县城跑三轮的活儿并不好找,很少有人愿意找他干活,多数时候一个月挣不到1000元,根本维持不了自己和儿子的生活开支。徐水锋并不甘心过这样困苦的日子,跑三轮的同时不停歇地寻找其他的谋生之路。

  “在城里干了几年,虽然辛苦可也见识了不少赚钱的办法,有一次给人拉货到菜市场,看见卖猪肉的生意很好,但那些肉质看起来很普通。我想,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如果我能养些土猪,味道一定比这些好,肯定会吸引更多人来买。”徐水锋说干就干,去杨凌、渭南参观别人的猪圈,从中汲取经验,脑海中有了大概的猪圈样板。回来后他借了十几万元钱,回到西川老家,在后山上圈起一片地,在门前坡地建起猪圈,购入20多头母猪、30多头香猪,走上了生态养猪的路子。

  这些猪全靠徐水锋一人打理,饲养员是他,清洁工是他,销售、接生、防疫接种依然是他。每天早上6点30分,他就起床了,先去猪圈里巡视一圈,然后把猪全赶到后山上,让它们自由活动。徐水锋坚持用传统的喂养方式,把猪草、玉米、黄豆打碎,拌成饲料喂猪。“我这些猪全都在后山上放养着,后山陡峭,猪的运动量也会增多,这样一来,猪肉就会变得紧实,肉质自然比圈养的猪好多了。”徐水锋说。

  为了把猪养好,徐水锋经常上网学习养殖技术,还时不时地去请教他的“兽医老师”,学习防疫技巧。

  幸运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徐水锋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看到喂食菊苣能让猪增强抵抗力,便立刻买了种子回来试种。在他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约3亩地里种的都是菊苣,长势喜人,十分肥美。

  徐水锋受左手残疾限制,没办法用镰刀割菊苣,只能徒手去拔。只见他蹲下后,一手薅住菊苣根部,迅速拔下,接着用另一只胳膊压住这些菊苣,很快,脚边就堆起一堆。“菊苣好活,一月可以收两茬,猪吃了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去年猪瘟正凶的时候,距离我这儿上下15公里的猪都差不多被埋了,可能是我运气好,给猪吃的菊苣发挥功效了,我的猪并没有受到猪瘟影响。”他介绍道。

  由于管护得当,肉质良好,徐水锋养的第一批猪成功出栏,并且以高于市场的价位售出去了。尝到甜头的他,将收益再次投入改建猪舍,扩大养殖规模。如今,他的猪舍里已经有200多头猪,种猪、香猪、猪崽一应俱全,实现了自繁自养。

  “养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雨水季我就头疼。记得去年中秋节雨水多,河道涨水,外地来收购猪肉的商贩过不了河,没办法到门口提货,头天杀的猪就这么放着,不是要坏了吗?我左思右想,突然想起推土机可以过河,立刻找了辆推土机,把猪肉装在铲刀里运过了河。”徐水锋笑着说。

  经过3年养殖,徐水锋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养猪专业户”,乡亲邻里知道徐水锋养殖经验丰富,时不时上门找他帮忙。“我家的猪这几天不好好吃,你看看是咋回事?”“给猪接种咋弄呢?能不能给我教教?”徐水锋从来不拒绝,对周边的村民能帮则帮,很多时候直接手把手地教,不少村民在他的帮助下避免了损失。

  “徐水锋是个实在人,他的猪崽几乎都是卖给我们附近的村民了,价钱也低,比给商贩的低了200块钱。”村民吴秀文说道。

  “是啊是啊,他种的猪草也一点都不吝啬,随便让人摘。”旁边的村民也连连点头。

  “虽然我还有10多万元的债没还,但是相信我不负生活,生活定不负我。今年,我要继续把养殖规模扩大,争取再带动一些像我一样的残疾人办起养猪场,帮助他们就业、创业。”说到未来的打算,徐水锋信心十足,充满希望。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精彩人生。对徐水锋来说,生活条件艰苦可以通过奋斗改变,遇到难事可以想办法解决,只要自己不放弃,灰暗的人生也会散发出星星之光。

  • 相关阅读
  • 庙沟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本报讯(记者 张瑞)近日,为集中清理整治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营造干净、卫生、整洁的村庄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净美庙沟”,镇安县庙沟镇围绕“干净整洁、水清岸绿”目标,扎实推进庙沟...

    时间:05-21
  • 镇安税务纾困解难向茶企释放税费优惠红利

      本报讯(张丹军杜振鹏)在春茶采摘的关键时期,国家税务总局镇安县税务局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政策落实与优化服务双促进,积极帮助本地茶企纾困解难。  镇安县象园茶叶有限公司是镇安最早成立的茶叶生...

    时间:05-20
  • 产业兴 日子旺

      ——镇安县月河镇产业发展侧记夏礼成检查菌丝生长情况,为秋季发菇作准备 。方海燕给天麻花授粉  文/图 王倩 白志鑫 谢非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犹如活水之源,让群众发家致富有了希望,让沉寂的乡...

    时间:05-19
  • 达仁镇开展大走访解决大问题

      本报讯(李雪梅)“村里的手机网络变好了,我再也不用到处跑着找信号了。”“我去年来摘茶叶电话都没信号,今年在茶园里就能跟你们聊天了。”……近日,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联通通...

    时间:05-19
  • 旅游富了桂林村

      本报记者 马泽平  5月16日上午,天气晴好,镇安县木王镇桂林村漂亮的人工湖在微风吹拂下,清波荡漾。亭子上,村民熊明高正抱着孙子给两千公里外上海工作的儿子儿媳视频聊天。熊明高说:“儿子儿媳两年多回...

    时间:05-18
  • 镇安完成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任务

      本报讯(陈南方)自省市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以来,镇安县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顺利完成全县15台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任务,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领导有保证。县上主要...

    时间:05-16
  • 达仁镇干群携手共建清洁村庄

      本报讯(李雪梅)连日来,镇安县达仁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村庄清洁“百日行动”,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到一线督战指导,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人居环...

    时间:05-15
  • 回龙镇加速旧宅腾退

      本报讯(卫雅萍 柯贤喜)旧宅腾退工作开展以来,镇安县回龙镇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腾退拆除214户,待拆除4户。  强化领导健全组织。镇上印发了《回龙镇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工...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