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柔肩扛起一个家

2024-03-01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辛恒卫

  周大芝,现年55岁,全家5口人,是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也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儿媳妇。她十余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公公和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一直被方圆百余里的乡亲们传颂为佳话。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既然我嫁到了高家,就要为公婆尽孝心……”2月25日,周大芝告诉笔者。1988年,年仅20岁的周大芝从柴坪镇石湾村嫁给庙沟镇双喜村五组青年高为良,婚后10年间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为了维持家庭生活,高为良每年春节刚过,就外出务工,家里的几亩耕地就留给了周大芝去耕种,公婆和一对孩子留给她去照料。2010年4月,68岁的婆婆晏有云患上了糖尿病、脑梗,起初几年,婆婆还能勉强在屋内走动吃饭、上厕所,2016年,因为病情加重,端不了碗,上不了厕所,瘫痪在床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周大芝每天除了操持家务、教育孩子,还要用心地照顾瘫痪在炕上的婆婆。每天做饭,她总是盛好第一碗饭,端着一口一口地喂给婆婆吃。有时需要下地干活或外出办事,她就把婆婆在炕上安置好,给婆婆准备好夜壶。

  婆婆、公公的被褥,她经常给拆洗晾晒,只是为了让两位老人盖着舒坦。平时总是把婆婆、公公的衣服勤洗勤换,特别是她每天都要为瘫痪在炕上的婆婆洗头、擦身、翻身、按摩……每当为婆婆做完这一系列的护理,她都累得满头大汗。遇到天气炎热时,她一有时间就把婆婆背到外面的大树下乘凉,她总说:“妈,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婆婆行动不便,不能去理发店理发,周大芝就自己给老人剪,刚开始剪不好,时间长了就熟练了。更难办的是,婆婆大小便失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尿湿弄脏了,多的时候一天要换三四条裤子,为此她就特意托人从县城买来老人专用的尿不湿给婆婆用,但还是经常会弄脏裤子,需要清洗。问及周大芝在伺候瘫痪婆婆这五年多的经历,周大芝丝毫没有怨言,反而很自豪地说,她算是尽心了,老人在瘫痪的五年多时间,每顿吃饭全部是她喂的,每次大小便都是她打理,婆婆瘫痪在炕上从没因尿炕而睡湿被褥。她说:“婆婆这辈子不容易,老来遭受病痛折磨,现在瘫痪了,当晚辈的没有理由不好好照料。”

  2021年6月,婆婆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婆婆去世的前一天,拉着周大芝的手说:“大芝啊,辛苦你了,我这辈子遇上你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高家修来的福啊……”

  周大芝含泪送走了婆婆后,公公高永银又患脑梗住进了县医院,在县医院治疗的十天后,病情愈加严重,医生已向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为了把公公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周大芝、高为良夫妇东借西凑了10万元,又把公公送到了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在西安住院治疗的半个月时间里,周大芝又整天忙前忙后精心照料公公,无微不至,体贴有加。

  如今已81岁的公公高永银,在她的精心照料和关心下,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穿得整洁舒适。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公公时,公公逢人必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病了这些年,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儿媳妇,为我端饭喂药、洗衣服洗被子,要没有她的精心照料,我可能都活不到现在。”

  周大芝细心、耐心,从不因伺候公婆而抱怨一句,从不因担子太重而发一次脾气,公婆每天听到的都是一句句关心体贴的问候,看到的都是她那张关切、疼爱公婆的笑脸。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的群众,左邻右舍提起她,都称赞她是一位好媳妇。2019年至今,周大芝先后三次被庙沟镇、双喜村评为“尽责尽孝的好媳妇”,并受到表彰奖励。

  • 相关阅读
  • 商南巡特警及时救助走失老人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王勇红)2月16日,商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巡逻队员及时救助一名走失老人,赢得了群众赞誉。   春节期间,商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立足岗位职责,忠诚履职,持续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加...

    时间:02-27
  • 北京发布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记者2月18日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6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养老人...

    时间:02-19
  • 建设幸福合作社 合作互助惠老人

    核心阅读 因地制宜,利用闲置房屋建设幸福合作社;专业培训,打造身边养老服务“土专家”和志愿者;多方筹资,力保互助养老服务可持续……湖北省咸宁市积极探索以合作互助理念,破解特困低保、...

    时间:01-22
  • 智慧平台守护老人用电安全

    “永泰小区2号楼张秋莲家用电数据异常,请尽快上门检查确认!”1月4日,国网寿光市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网格经理冯安亭,收到该市永泰小区85岁独居老人张秋莲家用电异常的通知后,马上上门检...

    时间:01-14
  • 丹凤确保困难老人温暖过冬

      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12月21日,记者在丹凤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为了确保困难、孤寡、空巢老人能够温暖过冬,丹凤县民政局近期发挥社会组织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为丹凤县捐赠10...

    时间:12-26
  • 短评:造福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造福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闫洁   北起昆明、终抵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3日迎来开通运营两周年。两年来,这条“钢铁丝路”承载中老两国人民梦想,让两...

    时间:12-04
  • 人民网评:让城乡社区老人吃饱吃好是件民生大事

    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

    时间:10-26
  • 报告显示超4成老人换房基于改善需求 业界:适老化居住需多方共同发力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夏晓伦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居家养老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选择。家和社区,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重要的依托。随着老龄化走上快速、深度的进程,如何满足老年群...

    时间:10-24
  • 养老变“享老” “哏儿都”老人活出幸福模样

    央广网天津10月22日消息 心系桑榆,情暖重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

    时间:10-23
  • 人民热评: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护佑老人

    从提供服务老人的家庭语音机器人,到安装智能报警器,再到将全社区乃至全区养老数据汇入中枢系统,精准匹配上门服务……北京不少地方正在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构建更加便捷、安心的养老环境...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