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彬豪)5月12日上午,镇安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迎来温情一幕:来自米粮镇的冯女士将一面绣有“司法为民暖人心 公证服务零距离”的锦旗,送到公证员手中。她眼含热泪说:“我丈夫走后我手足无措,是你们翻山越岭,让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年幼的女儿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5月9日,冯女士因爱人突发疾病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向镇安县公证处求助。其丈夫遗留的公司股权需由第一顺序继承人——85岁有病在床的张爷爷、冯女士和两个女儿共同继承。面对老人正在住院无法行动的困境,县公证处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10日上午,由3名公证人员组成的服务小队携带移动办证设备,来到米粮镇中心卫生院。在病房内,公证员毛祎趴在病床前,逐句向意识清醒却言语含糊的张爷爷解释文书内容,老人颤抖着手在笔录上按下指印。3个小时的专业服务,让复杂的股权继承公证在病房里温情落地。
这场送上门的公证服务,正是镇安县公证处开展公证质量提升年“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镇安县公证处聚焦特殊群体需求,推出“三优先一上门”机制,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出证,行动不便者上门服务,已为3名80岁以上老人、2名残障人士提供床边公证,办结时效同比提升40%。
“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不仅要规范流程,更要传递法治温度。”县司法局局长张忠贤表示,通过建立“事前精准预约、事中规范办理、事后跟踪回访”的全链条服务,将法律文书签署的“最后一公里”变为便民惠民的“最美零距离”,这也是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缩影。目前,县公证处已形成上门服务标准化操作指引,涵盖急救预案、操作流程、方言翻译等12项细则,确保特殊群体“足不出户享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