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佳姝钰 阎隆昭)8月16日,镇安县万亩烤烟进入采收烘烤期,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烟农们抢抓农时投入首轮采摘与烘烤。今年烘烤中首次采用的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燃料,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
在米粮镇,郁郁葱葱的烟田里,油润翠绿的烟叶长势喜人。烟农们穿梭其间采摘成熟烟叶,运至烤房后按大小、成熟度分类编杆,送入烤房完成烘烤。
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烟站技术员全程跟进,从采收时的带茎采摘,到烘烤时的60℃恒温,再到分拣时的三级分类,为烟农提供全流程指导。更重要的是,他们推广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正在重塑产业模式。
以往,烤烟依赖煤炭燃料,黑烟污染环境,成本高且烘烤质量不稳定。今年,镇安县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出生物质能源替代方案。在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生产车间里,玉米秸秆、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经过加工,制成粉笔大小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这种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碳排放较煤炭降低近70%。
米粮镇丰河村52座烤房烘烤的69公顷烤烟,均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每炉日耗150公斤,配合智能加料机实现自动加料、稳定升温,既环保省力,又提升了烟叶质量,烟农再也不用起夜添煤。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推广,撬动了镇安县烤烟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