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陈晨
技术员查看羊肚菌长势
3月19日,走进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的科技大棚,一朵朵肥硕的羊肚菌紧密相连,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褐色的绒毯,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西川村地处秦岭群山环抱之中,远离尘嚣、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省微生物研究所的驻村帮扶下,西川村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队伍优势,通过手把手教学良种制备、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科学种植与精细化管理,羊肚菌产量显著提升。
“看到羊肚菌产量这么高,市场需求量大,村民都跃跃欲试。”西川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学介绍说,“我们请专业人员不定期开展羊肚菌、木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让有意愿的群众先学习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再开展科学种植,有效提高了村民种植的成功率。”
据了解,每年冬季是羊肚菌种植的黄金时间,生长周期为85天至100天,采摘期在春季,正好与柞水传统农业春耕生产时间相连,西川村利用时间差,让冬季闲田、闲棚摇身一变,成为致富金田。在木耳产业发展成熟的大棚内,创新推出羊肚菌与柞水春季木耳套种的生产方式,实现了棚内黑木耳、棚下羊肚菌的立体栽培模式,有效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
“今年的羊肚菌亩产量预计500斤左右,亩产值将突破3万元。”刘成学信心满满地说,羊肚菌的种植成功,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