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党斯琪)4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在柞水县红岩寺镇张坪村上演。这场以“戏曲唱清廉 廉韵沁心田”的主题活动给现场200多位群众和党员干部献上春天的“廉”礼。今年,柞水县纪委监委创新方式、丰富载体,通过开展“廉活动”、建设“廉阵地”、制作“廉作品”,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活”出新姿态。
为推动廉洁文化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柞水县纪委监委以“廉活动”为纽带,持续释放辐射带动效应。清廉家庭座谈会上,家风故事分享传递崇德尚廉的治家理念;校园书画展中,孩子们以丹青勾勒“廉意”;在基层一线,“准则、条例”专题宣讲、“廉作品”征集、家规家训征集、廉洁主题演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有序开展,让廉洁文化以可听、可感、可悟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廉洁文化柞水行”小戏小品展演巡演更是走遍城乡,让廉洁之风吹进千家万户,持续营造尊廉崇廉尚廉的社会风尚。
柞水县纪委监委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由点及面加强“廉阵地”建设,涵养清风正气。整合全县各类廉洁文化资源,巩固提升柞水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孝义文化体验园、营镇社区家风家训馆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掘红岩寺戏楼、苏维埃政府东岳庙旧址、谷子沟旧址等历史古迹、红色基地中的廉洁元素,融合校园廉洁文化墙、村(社区)文化广场等,串点成线,打造出集传统文化浸润、红色基因传承、警示教育震慑于一体的立体课堂,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休闲漫步中接受“沉浸式”廉洁教育。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柞水县纪委监委坚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精心整理“拒绝宴请徐双桂”“侯鸣珂怒杖家妻”等贤廉典范人物事迹,以撰写人物传记、编创戏剧、拍摄微视频等方式,将典籍中的廉洁基因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廉作品”。通过“清廉柞水”微信公众号、网站等网络传播与实体剧场的情景演绎同频共振,让廉洁理念通过“纸面”“屏幕”“舞台”等多渠道渗透到群众生活中,形成多维度的文化浸润效应。
“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持续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引导群众自觉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让廉洁文化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从政底色’、群众心中的‘价值原色’。”柞水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