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柞水县

柞水激活社区治理新效能

2025-08-04 08:00:11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罗 啸 蔡庸莉)今年以来,为深化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巩固“五社联动”成果,柞水县积极探索社志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的“五线”工作法,推动社区治理服务实现服务精准化、资源整合化、效能最大化。
  以主体协同线,构建“五线联动”运行服务机制。依托“院落会”等载体,每月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代表、爱心企业召开“五线”专题会,将议事场景延伸至小区院落、外河凉亭等居民生活场景。今年,已通过该模式解决居民“烦心事”10多件,形成“民事民办、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的自治闭环。同时,建立动态供需清单,由社工牵头组建需求摸排小组,动态收集老年人助餐、青少年托管、残障人士康复等特殊群体个性化需求;同步链接驻区单位、爱心企业、专业机构等资源,形成人力、物资、服务供需清单。截至目前,已完成精准匹配服务10多次,实现“需求有回应、资源有对接、服务有落地”。
  以服务融合线,构建5类特色服务模式。联合爱心餐饮企业开办金秋食堂,为独居老人量身定制“牵手计划・银龄守护”个案服务6次;依托家长学校、禾苗课堂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8场,为6名困境儿童组建“爱心妈妈”团队,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与学业辅导。“专业社工+志愿队伍”双引擎持续发力:联合陕西妇源汇、孝慈社工等机构培育4名专业社工,发挥专业优势;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组建“银龄守护”“爱心妈妈”等8支志愿队伍,吸纳骑手群体成立“骑心向善志愿先锋队”,让服务力量遍布社区角落。
  以资源整合线,激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组建由爱心义工协会、洞子火锅、曙光救援队等5家单位组成的公益合伙人联盟,签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与合作机制。“积分兑换+荣誉激励”机制激发参与热情:志愿者积分可兑换食堂餐券、理发折扣;参与服务的企业优先推荐“文明商户”评选,带动30多名志愿者常态化服务,形成“企业得口碑、居民得实惠、社区得助力”的良性循环。
  以能力培育线,建立社工和志愿者培养机制。推行“1+3+N”培育模式,以“社区微项目孵化坊”为平台,由2名社工带领6名党员志愿骨干,成功孵化“亲子阅读”“政策宣讲”等3个特色项目。鼓励社区工作者提升专业素养,今年5人报考社会工作师(4人中高级、1人初级),组织社工培训3场次,举办“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班覆盖90多人,全面增强服务能力。
  以效能评估线,完善评价反馈建立效能督导机制。在“院落会”中增设“服务评价”环节,邀请居民代表为金秋食堂、亲子活动等项目打分;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通过“送餐随访”“电话回访”收集意见;开通社区微信群、意见箱等线上反馈渠道,实时倾听群众呼声,让服务改进更精准。
  通过“五线”工作法,柞水县社区治理实现三大转变:治理主体从“单一行政”转向“多元协同”,服务模式从“粗放供给”转向“精准对接”,资源利用从“分散闲置”转向“整合激活”。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建强社工与志愿者队伍,推动其融合深度嵌入基层治理,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具力度。

  • 相关阅读
  • 柞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本报讯 (通讯员 何 娟)连日来,柞水县溪水老年公寓项目一幅热火朝天、紧张有序的施工场面:室内工人正在吊顶,楼顶水电预埋施工区域工人正在铺设防水……   “溪水老年公寓二期项目,计划投资4200万元,建设老年公寓1栋7层...

    时间:08-04
  • 柞水办好关乎群众冷暖的“小事”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莹雪)“桥通了,我们出门方便多了。”7月29日,家住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安村的村民袁芳琴告诉笔者,去年洪灾导致多处桥梁被冲垮,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于是,镇上开展便民解困专项治理,督促未完工村(社区)开工修...

    时间:08-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