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姜 勇)近日,柞水县乾佑街道梨园村张某在返家途中,意外发现一尾娃娃鱼,随即联系柞水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接到线索后,工作人员迅速携带专业工具赶赴现场。经现场检查,这尾娃娃鱼体长110厘米,体表无明显外伤,活动状态良好,初步判断为自然生长的个体。为了让它回归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工作人员选择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内水域放生了娃娃鱼。
这样的变化,缘于柞水县近年来打出的一套“监管+治理”组合拳。自长江禁渔工作启动以来,柞水县以系统化思维推进水域生态修复。在监管层面,除选聘40余名经验丰富的护渔员分段驻守、实现“一段一守护”外,建立动态巡护机制,在每年的3至6月禁渔期执行每日巡查,非禁渔期保持每周3次巡护频次,确保关键水域监管无死角;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动森林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执法合力,累计开展“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15次,检查渔具经营主体3家、餐饮单位120多家,及时劝离违规垂钓人员210多人次,以严监管筑牢生态防线。在治理维度,聚焦乾佑河、社川河、金钱河三大流域,系统推进生态治理与清淤疏浚工程,既通过专业施工改善河道生态基底,又广泛动员沿岸群众参与河道垃圾清理,凝聚护水共识;同时,坚决拆除河道沿岸违法搭建20多处,彻底清除水域生态隐患,为水生野生动物营造了安全、洁净的栖息环境,撑起生态保护伞。
“如今乾佑河的变化有目共睹。”乾佑河仁和社区段护渔员谢志坤高兴地说,“野生白条、鲫鱼数量明显增多,多年不见的马口鱼等土著鱼类也重现河道。”
柞水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黄晓东表示:“2025年,我们放生野生娃娃鱼两尾,制止重点区域垂钓85次,后期我们将继续增加河道巡查频次,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群众当生态保护的宣传员、监督员,让柞水的绿水青山成为更多水生生物安心繁衍栖息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