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秦瑶 陈铖
近年来,柞水县杏坪镇锚定产业振兴核心目标,立足镇域实际深耕木耳产业,从单一售卖干木耳到推出木耳豆干等深加工产品,成功搭建起“田间采摘—车间加工—市场销售”的升级产业链,让小木耳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富民大产业。
近期,杏坪社区木耳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秋耳菌棒挂袋作业有序推进,耳农穿梭在大棚间,双手翻飞间将菌棒一一挂好。“我家就在附近,送完孩子来这儿务工,一天能挣百十来块钱,补贴家用刚好!”正在忙碌的社区居民何青笑着说。
基地管理人谈小勇介绍,基地现有26个种植大棚,今年秋季计划吊袋20万包,目前挂袋作业正紧张有序进行,初步预计,本次秋耳总产量有望达5000公斤。“我们种植的木耳不愁销路,大部分会输送至杏坪镇木耳豆干加工厂,通过专业的加工工艺,让新鲜秋耳转化为更具附加值的豆干产品,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价值升级。”
走进杏坪镇木耳豆干加工厂,浓浓的豆香与菌香交织扑面而来。车间里,现代化智能生产线不停运转:研磨机将大豆磨成细腻浆液,压制机把豆腐坯压得质地均匀,切块机精准切出规整豆干,炒制环节更是香气四溢。“在制作中,我们坚持传统点浆工艺,最大程度保留豆腐原生豆香,再加入本地木耳,脆嫩口感搭配鲜美菌味,才有了这款特色木耳豆干。”杏坪镇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范培勇介绍,工厂引进了集研磨、压榨、卤制、烘干于一体的全自动生产线,以本地优质大豆和木耳为原料,生产出的特色木耳豆干,在风味和口感上实现双重升级。
如今,这家本土加工厂已成为产业增收的“引擎”,自投产以来,木耳豆干年产量稳定在150吨,主要采用订单销售模式,产品持续供应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年销售额约3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30多名群众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联农带农效益不断凸显。目前,杏坪镇的木耳种植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全镇累计发展木耳3150万袋,已建成8个木耳种植基地,培育出7个木耳种植专业村,带动1300多户农户嵌入产业链,户均增收超2000元,小木耳正以强劲的产业活力,为杏坪镇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