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始终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秦岭生态自然禀赋,以康养旅游业为核心抓手,精心打造牛背梁、柞水溶洞、终南山寨等七大特色景区,构建起“康养+避暑+研学+度假”多元功能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柞水特色的康养旅游发展路径,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此间徐徐铺展。
沉浸体验“圈粉” 文旅融合激活假日经济
“这趟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真正实现了‘住下来、慢下来、玩进去’。”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先生谈及柞水之行,赞不绝口。
随着“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秦岭南麓的柞水县提前布局双节消费旺季。国庆前夕,终南山寨成功承办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相关盛况亮相CCTV-13新闻直播间,为双节文旅市场预热造势。寻仙巡游、篝火晚会、抛绣球招亲等深度融合地方民俗的体验项目,让乡村游热度持续攀升。
同期,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推出“一张门票游全年”优惠活动,同步举办中秋欢乐嘉年华、后羿射日互动游戏,吸引游客深度参与;柞水溶洞景区巧用声光电技术,与亿万年钟乳石奇观碰撞出“地心探秘”的梦幻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地球脉动”;孝义文化体验园内,飞跃大秦岭、投壶竞技、古筝弹奏等活动,兼具“泥土芬芳”与“人文温度”,推动游客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丰富的体验项目不仅带动80余户经营主体融入产业链,更助推景区接待量再创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柞水县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均稳居全市首位。“为了给双节游客带来更好体验,我们升级园内设施、开发互动游戏,税务部门还主动送来‘康养+旅游’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合规经营风险提示,让我们经营更有底气。”牛背梁孝义厅文化体验园负责人淡瑞说道。
民宿经济“提气” 延链补链点燃乡村活力
依托秦岭青山秀水的生态优势,柞水县近年涌现出一批以“木耳宴”“生态康养”为特色的精品民宿与农家小院,成为盘活乡村资源、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国庆前夕,商洛市推出4条秋季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串联秦岭博物馆、金丝峡、牛背梁、终南山寨等核心景区,直接拉动酒店、餐饮等行业消费——高品质酒店入住率逼近90%,部分特色民宿更是“一房难求”。但与此同时,不少民宿、农家乐经营者面临“想跟进需求怕不规范、想提升品质又困于琐事”的困境。
针对这一痛点,柞水县税务部门推动服务“下沉靠前”:在重点景区及民宿集群周边设立税费服务驿站,选派税务骨干每周五驻点服务,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面对面”解读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及农产品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经营者办税成本。同时,积极引导民宿与周边农户、合作社建立稳定合作,构建“民宿引流—在地消费—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生态圈。
“我们正持续丰富业态,推出木耳药膳、林下采摘、温泉疗愈等养生套餐,结合‘木耳节庆’‘特产手作’活动提升体验感。此外,还加大木耳、腊肉、木耳酱等农特产品推介,在景点、民宿设置特产直销店,努力打通‘种植观光—加工体验—文化消费’产业链,让旅游流量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量。”阳坡院子民宿负责人赵峰介绍。
淡季突围“发力” 全域旅游释放持久动能
受“九山半水半分田”地理条件限制,柞水县旅游业长期以自然风光为核心,且主打“避暑”标签,导致淡旺季差异显著——每年冬季,牛背梁、秦楚古道等主要景点闭园,漂流、观光等项目停摆,行业收入大幅下滑。
为打破这一局面,柞水县探索“特色活动+政策赋能”双轮驱动策略,依托生态农业与自然风光,培育观光采摘、研学旅游、民宿度假、温泉疗养、冰雪旅游等新业态,构建全域全年多元立体旅游模式。今年以来,柞水先后举办2025年环秦岭第九届自行车联赛、“跟着赛事游柞水”企业家健康跑、“康养柞水中国行”大型文旅推介等活动,柞水县税务部门同步创新服务形式,设立“税费宣传流动摊点”,在赛场开展志愿服务与政策宣讲。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税务部门也将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旅游消费趋势、行业发展方向及大众偏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助力产业合理布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足用好税费政策工具,优化税费服务,全力护航柞水文旅产业从‘假日经济’向‘日常经济’跨越,为秦岭南麓康养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能。”国家税务总局柞水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杨晓勇表示。(周丹 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