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旭预测,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远远超过近些年的平均水平,接下来,受严厉调控政策的影响,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将会逐步降温。
观望明显 量价齐跌迹象凸显
当人们纷纷预测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将逐渐降温时,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寒气逼人,尤其进入5月之后,“量价齐跌”的迹象已经逐渐凸显。业内人士预测,短期内开发商很可能陷入更深的观望。
中国指数研究院对35个城市的监测结果显示,上周(5月3日-5月9日),有26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在深圳,上周二手房市场共成交2509套,环比下降35.3%,一、二手房总成交2799套,环比下降32.5%;在上海,5月3日至9日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1万平方米,是近五年来同期最低的一周。
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5月上旬,北京商品房现房住宅成交总量仅147套,相比4月上旬的557套下跌了73.6%。而非政策类的期房成交量也仅为1758套,相比4月上旬同期的3722套,下跌了52.8%。
一些二线城市的楼市交易情况同样“冷清”,比如在河北秦皇岛市,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购房者推迟了购房计划,楼市进入了观望期。
成交量下降的同时,一向“坚挺”的房价也开始松动,部分项目开始调低开盘价格。据了解,北京龙湖·蔚澜香醍145平方米的三居板楼,5月8日开盘均价是每平方米17000元,比之前销售人员透露的预沽价下降了3000元;已经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登记9号预售的新天际SPACE+延期了开盘时间,销售员报出的预计均价也降低了3000元。房价下降的预期让很多开发商不得不调整心理价位,并展开优惠促销。
楼市降温的同时,土地市场也遇冷。据中原地产4月对全国12个被监测城市土地情况看,总体成交面积约1108公顷,为2010年以来最低点。居住用地成交面积579公顷,环比下降52%,低于前12个月均值25%。从各地情况看,除武汉、长春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增加外,其他城市均开始回落,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无宅地成交,从而导致4月各地地价明显下滑。据中原12个被监测城市居住用地楼面地价数据,均值约为1866元/平方米,为2009年5月以来最低位。
与此同时,4月各地居住用地溢价率回升至2月水平(70%),但同2月高溢价率有所不同,4月主要以二线城市低底价的小规模地块溢价为主。4月累计流标率同上月持平,相比上月旺盛态势,4月不但成交大幅缩减而且流标地块大为增加。累计到4月,除沈阳流标率相对较高外,其他城市流标率均在达到25%。
审慎分析 调控效果不可盲目乐观
楼市新政实施以来,楼市出现了许多新动向,比如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下滑乃至量价齐跌,但也有不同的声音。素来爱做惊人之语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就在其博客中指出,将北京房价下降了8000元的好消息认为是新政取得了重大成果具有欺骗性,“却不知道北京不给高价房发放预售许可证,少了新盘的高价自然房价就下跌了。”
对于楼市调控效果具体应该如何看,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楼市降价实为假摔;也有人士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降价行为是在上演“苦肉计”。他们指出,目前,部分城市房价到底是真跌还是假摔尚不能确定,即使真跌幅度具体有多大也缺乏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支撑,因此不要过分渲染所谓的新政调控效果,同时,对于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降价行为也应仔细甄别,警惕房地产开发商上演“苦肉计”,对于楼市调控效果切不可盲目乐观,错过最好的用药时机和力度。
专家认为,供求关系等综合因素将影响和制约2010年房价走势。眼下,部分地方就已经出现了放量供应的苗头。据有关机构披露,在北京,许多开发商为了尽快完工以取得预售证,已经开始加班工作,甚至不惜发放“扰民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