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陕西试行利益分配新机制 避免财富集中污染扩散

2012-10-31 14:21:27 来源:

  “2011年,我们已经让24万多陕南贫困人口搬出秦巴山区。在陕南,10年内我们扶贫式搬迁人口目标是240万!”电话中,陕西国土厅一名负责人颇为大气地对记者说。

  扶贫搬迁240万人,所需资金大致688亿元,这仅仅是陕西移民搬迁的一部分。

  法治周末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陕西除在未来9年中实施上述庞大计划外,同时在陕北革命老区的黄河沿岸及白于山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计划用10年移民搬迁59万贫困人口。有业内人士估计“两项庞大扶贫工程所需资金几近千亿人民币”。

  法治周末记者独家观察发现,陕西省政府之所以能“豪迈大气”,是在这场耗时计划10年的浩大工程背后,有着乐于“埋单”的三大地方国企,即延长石油、陕西煤化、陕西有色。有这三家国内能源新贵的雄厚财力支撑,足以让陕西在国内搞出有声有色的民生工程。

  不过,作为一项尚在“试水”中的“社会创新管理”,法治周末记者观察到,陕西的“劝富济贫”,也经历了一个探索实践过程:从早期首先在民营企业范围内,引导陕北煤老板与企业所在地的村组“结对帮扶”,到直接引导企业让利于民实现“利益共享”;再从在国有资本收益预算中单列“社会公平调剂基金”,到直接引导国有能源企业参与地方庞大民生工程,陕西“两步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治理理念渐次明晰。

  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尽管十六届四中全会中便明确提出“利益协调”机制,但各地并未大面积“试水”,陕西借助行政乃至财税手段大胆试行,颇有首吃螃蟹的味道。

  煤老板的

  “矿群利益协调”

  “村矿利益共享机制,是我们积极化解矿区由贫富差距引发的各种利益矛盾,在神木县店塔镇、府谷县新民镇等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实施几年来已被当地企业与群众广泛接受。2011年乘陕西煤改东风,我们向全市试行推广。”榆林市一名副市长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榆林“村矿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也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从神木、府谷开发之初煤老板获利后自发为当地村民修桥修路,到地方政府出面有组织地实施“结对帮扶”,再到前两年神木、府谷两县动员煤炭企业家捐助成立数十亿的教育、医疗慈善基金,一路走来有明显的“劝富济贫”的特色。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倡导推动下,2005年府谷的刘彪曾出资8000万元,为煤矿所在村庄建起了40套3层别墅,稍后,被称为榆林首富的高乃则出资7.5亿元为自己的家乡建起60多套别墅、万头养猪场和两所大型农业示范园。

  “其实,煤老板的捐款主要是响应政府号召。2010年我们府谷57位煤炭企业家一次就捐了12.8亿元。第二年的4月,神木县政府牵头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的三大公益慈善募集活动中,一次就捐了38.18亿元。”曾经首应府谷政府号召、个人捐款已达1亿元的府谷县兴茂集团党委书记党忠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记者发现,在试行“劝富济贫”之前,陕北当地早已开始探索并将之“制度化”。相关资料显示,10多年前神木县店塔镇政府,便开始了以“吨位煤抽取一定环境污染补偿费”的做法,由基层政府统一收取后,统一解决矿区群众的塌陷补偿等问题,用以化解“矿企矛盾”。

  “2009年开始,我们府谷新民镇要求全镇村企联建党支部,让17名企业所在的党支部书记到煤矿担任民调(民事纠纷化解)副矿长,组织当地农民入企就业、本地农民外搞运输、村民以占股1%的方式参与煤矿经营,以利益纽带将矿群双方紧紧绑在一起。”府谷新民镇东沟煤矿负责人余侯兵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