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定了!国家发改委:2025年,更大力度促增收

2025-01-03 11:38: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杜雨萌

“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已基本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也已提前下达。”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补充称,在去年提前下达今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除“两重”建设外,谈及备受关注的“两新”工作,袁达表示,今年还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

具体来说,一是扩大范围。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二是提升标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

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简化设备更新审批流程,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度。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分配,向去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降低企业垫资和经营压力,简化补贴流程,及时高效兑现补贴资金;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等,持续提高政策效果。

“我们将尽快公布今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具体方案,指导各地及时做好相关支持政策跨年度顺畅衔接和平稳有序过渡,力争取得更大实效。”袁达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说,展望2025年,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没有改变,消费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消费市场将持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谈及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考虑,袁达表示,既要兼顾需要与可能,也要做好与中长期规划衔接,充分体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需要。总的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袁达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增强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传导落地,更快更充分地释放政策效能。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二是推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制定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着力稳外贸、稳外资。

四是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新兴产业。

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优质供给,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

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继续提振资本市场,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和数据等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 相关阅读
  • 最高检重磅发布!

    本报记者 吴晓璐“量身定制”审计报告、核查验证“走过场”、协助企业修改财务数据……2025年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发布3件依法从严惩治中介...

    时间:01-03
  • 政策红利释放 入境游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韩昱1月2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80.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其中,内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国人出入境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1%、1...

    时间:01-02
  • 中国结算: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所涉证券质押登记费用减半

    本报记者 毛艺融互换便利提速,再次迎来政策利好。2025年1月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表示,为更好支持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顺利开展,公司决定,对在中国结算...

    时间:01-02
  • 12月份财新制造业PMI为50.5 连续三个月高于临界值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比2024年11月份低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高于50.0的临界值。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4年9月底以来,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积极变化增多,...

    时间:01-02
  • 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 市场预期逐渐修复

    本报记者 张芗逸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024年10月份以来的止跌回稳态势,继续保持一定热度。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在2024年12月份,30个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同比均增长20%左右,20个重点城...

    时间:01-02
  •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规模增加 多项政策红利落地

    本报记者 吴晓璐2025年1月2日,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下简称“互换便利”)操作启动,操作金额550亿元,超过了首次操作规模,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记者从行业机构了解到,多项政策红利伴...

    时间:01-02
  • 谣言!刚刚,证监会回应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2日,有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当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些信息都是谣言。证监会已关注到相关虚假信息,...

    时间:01-02
  •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规模增加 多项政策“红利”落地

    本报记者 吴晓璐2025年1月2日,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互换便利”)操作落地,操作金额550亿元,超过了首次操作规模,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记者从行业机构了解到,多项政策“红利...

    时间:01-02
  • 分红回购增持 沪市公司迎利好

    本报记者 毛艺融近期,有不少沪市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与投资者分享这一年来的发展红利。此外,自再贷款政策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及股东回购增持意愿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实施,资本市场内在稳...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