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十年分享会之一
异邦的君子——回归古典教养
时间:2012年6月17日(周日)14:30—16:30
地点:字里行间书店德胜门分店(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29号近孔子学院)
嘉宾:王焕生 张强
主持:李晓东
你可曾想象:
随希罗多德旅行
和苏格拉底谈话
听荷马吟唱英雄的传说
同斯巴达三百壮士并肩战斗……
崇高,静穆,单纯,节制,勇敢,健康……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生活曾经是、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
古典不是历史的陈迹,不是枯燥的学问,可以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周作人先生,一生最珍视的是自己的译作《路吉阿诺斯对话集》,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念及:“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
罗念生先生,“一个中世纪的和尚”,自称只信“希腊教”,穷毕生之力完成了近千万字的翻译和文论,作品汇集为皇皇11卷《罗念生全集》。
林志纯先生,以70岁高龄为开创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典学的研究机构——东北师大古典所——奔走呼吁,如今花开满园,古典所培养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当今中国古典学研究的新生代。
杨宪益先生,“翻译了整个中国”,第一个将《离骚》介绍给世界,让西方人读懂《红楼梦》,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为千万读者传颂。
王焕生先生,继罗念生先生之后翻译荷马史诗,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译介了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的许多重要作品,2011年因在传播古罗马文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章”。
罗念生先生有言:“东与西虽说是两个方向,我的想象在相接的中央。”从中国传统文化里走出的谦谦君子,为何执着的却是对西方的想象?他们是怎样与古希腊罗马相识又相知?又是什么让他们终其一生念兹在兹?
古典,不是陈迹与教条;古典,是生活的又一种可能。“见证?2666文景十年分享会”之“异邦的君子——回归古典教养”,诚邀您与王焕生、张强先生共话古希腊罗马的中国情缘,重建现代社会的古典风范。
嘉宾简介
王焕生
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由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毕业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古罗马文学史》、《古罗马文艺批评史纲》等,主要译作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罗念生合译)和《奥德赛》、埃斯库罗斯《悲剧集》,《伊索寓言》,《古罗马戏剧选》,普罗佩提乌斯《哀歌集》,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论演说家》等。其中《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于1999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奥德赛》于2001年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2011年,因在传播拉丁语语和拉丁文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章”。
张强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古代文明》副主编,专事西方古典学的教学与研究,开设古希腊语、拉丁文、西方古典文献学等课程。主要译作有《探寻古希腊文明》、《希腊的遗产》(合译),以及《建城以来史 前言?卷一》、《外族名将传》、《神谱》等多种古希腊文、拉丁文文献的整理研究,并在《历史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史学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