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展现易俗社百年历史的大型秦腔史诗《易俗社》
乐奏长安,声动云天,百年易俗,古调新弹。百年历程谱写出秦腔艺术的辉煌礼赞,百年岁月凝聚成一个隆重的节日盛典。在今日举行的易俗社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还将上演全方位展现易俗社百年历史的大型秦腔史诗《易俗社》。
大型秦腔史诗
全方位展现易俗社百年历史
在舞台中央,悬挂着鲁迅为易俗社所赠送古调独弹的牌匾,随着秦腔音乐奏起,舞台LED大屏开始展示百年易俗的发展历程。舞台渐亮,移动舞台上一组民国初年青年人物的造型雕塑,饰演李桐轩、孙仁玉等的演员,点亮一盏油灯开始吟诵。在昨晚的彩排现场,伴随着易俗春秋的序幕,大型秦腔史诗《易俗社》震撼上演。
大型秦腔史诗《易俗社》共分古调新弹、还我河山、推陈出新、老树新花四大篇章,以戏曲、歌舞、情景展示、配乐诗朗诵、电视短片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综合表现易俗社百年历史,打造易俗社全新的文化品牌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易俗社的老艺术家也参与主持,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整个演出有机串联,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老树新花 荣耀古城
易俗精神谱新篇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2005年成为易俗社百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为贯彻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这一年,易俗社和西安其他秦腔剧团整合,组建西安秦腔剧院,以后又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分公司。2007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秦腔剧院整建制移交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曲江新区对易俗社进行了注入资金、组织演出、打造新剧目、调整剧院职工收入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2010年,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又出重资对西安易俗社剧场进行了维护和翻新,重新修复的剧场拥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整体风格古朴典雅,百年老剧场由此焕然一新,这意味着古老的易俗社破茧成蝶,焕发新生,同时也给秦腔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
在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易俗社演出分公司作为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演出分公司,开始了新的创作工作。易俗社成功推出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先后在中国第四节秦腔艺术节、陕西省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获得国家和省“五个一工程”奖,成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得到文化部的资助易俗社的惠敏莉、李淑芳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多名演员荣获文化部和省、市各类大奖。新人辈出,新花满园。易俗社排演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秦腔》荣获中国第五届秦腔艺术节多项奖励,被评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参加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现实题材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易俗社演出经典传统剧《三滴血》,参加了2009年陕西省文化周晋京演出。
老树新花,荣耀古城,目前易俗社已经成为陕西省对外宣传秦腔历史、传播秦腔文化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易俗社是凝固的历史,不仅记载着包括秦腔在内,中国戏曲的发展和兴衰,而且折射出中国百年近代史的曲折历程。未来百年,易俗社仍会把握弘扬移风易俗、传承创新的艺术宗旨,激发秦腔艺术家的创造力,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打磨精品剧目,更好地传播传承秦腔艺术。我们期待百年易俗社剧场为新时代的秦腔演艺事业演奏出全新的旋律。(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