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居民提供远程文化服务,我省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基本框架已经搭就。包括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内,全省构建起了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能够让全体居民有效享用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文化共享工程试点省份,经过10年建设,我省省、市、县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已实现全覆盖。现已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6个,县级支中心101个;建成乡镇基层服务点1054个,覆盖率达到60%;村基层服务点27550个,覆盖率达到100%。省分中心整合加工数字节目资源约14.8TB(相当于生产了13704个小时的视频节目),建成了20个大类18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可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电子图书、影视、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视频节目,已初步搭建起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相结合的共享工程网络框架和服务平台。特别是在提高全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为全省广大基层提供农村种植、养殖科技信息,帮助当地农村发展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作为“十二五”重大文化民生项目,目前已正式启动。2011年,我省被列入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全国9个试点省份之一,设立在乡镇和社区文化中心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可方便居民免费查阅信息。今年我省计划建设100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十二五”期间覆盖全省乡村和城镇社区。
数字图书馆工程是在省市县文化共享工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图书馆联盟的文化资源,实现全省县以上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让百姓上网就可博览群书。今年将启动西安、宝鸡等四个城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投入600万元资金配备必要设备,加大电子图书、数字资源的提供,届时只要一个密码,百姓在自己家中就可享受阅读之快了。(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