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南京师大“真人图书馆” 读者可向图书提问(图)

南京师大“真人图书馆” (图)

2012-09-18 11:17:18

 1.jpg

一位真人“图书”正在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这样一座图书馆:它的“图书”都是活生生的人,并非传统印象的图书。你相信有这样的图书馆吗?当近日媒体报道南京师范大学“真人图书馆”开馆的消息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的好奇和热议。发起者是怎样想到这个创意的?这家“真人图书馆”是如何运作的?18日,发起者、南京师范大学校友韩潋和和主办方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建平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的独家专访,解答了网友的关切。

  新华网记者:“真人图书馆”里的图书是什么?

  韩潋:都是真人。所谓的真人图书馆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它分享一个理念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书”,通过把不同人生经历的人邀请到一起以一种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来完成“图书”的阅读。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我对于“真人图书馆”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真人图书馆来说,它最好的载体是大学校园里面的图书馆,它本身是对于真人图书馆模式的一种创新。同时在目前的中国“真人图书馆”仍然是一个尚待普及的概念。因为大学里面的年轻人是最容易接受这样的新生事物,同时通过参与他人人生经验的分享,对于人生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帮助。同时,真人图书馆本身也是对于传统图书馆模式的一种创新。

  “真人图书馆”中邀请到的嘉宾来自各行各业,有跨界研究的南京大学高数老师;有用13天走了3700多公里没花一分钱的南师大校友,还有去非洲做义工,经历各种异国趣事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生等…… 他们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主要内容,与读者分享,讲述自己的故事。

  新华网记者:为何会想到“真人图书馆”这个创意?这个图书馆是如何运作的?

  韩潋:“真人图书馆”的概念最先源于丹麦,大四的时候我曾经自主创业,开过一家售卖文艺类书籍的独立书店。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到了成都,在一家创意产业园的里面做策划的工作。在南京开书店的时候我就萌生了做“真人图书馆”的想法,后来我把这个想法带回了成都,于今年3月开始在成都成功的举办了3次真人图书馆的活动。

  新华网记者:为何想到和母校合作?

  韩潋:南师大是我的母校,南京是让我孕育这样一个想法的地方,所以我很想把这个“真人图书馆”种子计划的第一站放在南师大。在我上大一的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面待了一年,几乎每天都等到敬文图书馆响起《回家》的萨克斯的时候才背起书包回宿舍。大二的时候,我有幸通过学校的交流计划去了香港,大三的时候我开始自主创业。一直以来,我都在不停的探索和尝试,好让自己有限的青春能够更有意义。而且一直以来我都相信我们年轻的这一代人应该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去证明实践理想是可能的。今年是母校120周年的大庆,作为一个才毕业的校友,我想这是我献给母校生日最好的礼物。

  新华网记者:“真人图书馆”预期达到怎样的效果?

  韩潋:读者在图书馆里都是找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嘉宾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讲述的过程中会有互动,读者是可以自由提问的,嘉宾都会给予回应。

  对于供人阅读的“真人图书”,它是一次传播知识,分享经验,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机会;对于借阅的“读者”,这是一次了解不一样的人生经验、丰富见闻、多读书、多了解社会的机会。透过面对面的真人接触交流与分享,从而消除偏见、彼此信任和欣赏、建立友谊,缔造社会互相尊重的对话和关怀文化。

  新华网记者:是什么让学校决定支持韩潋这个创意呢?

  张建平:被发起者感动了。今年4月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届毕业生韩潋给南京师范大学宋永忠校长写了一封信,希望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庆110周年之际,和母校合作开办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在得知他的想法和创意后,宋永忠校长很快将信转给了我。在与韩潋初次见面谈话后,我被这个有想法、有理想的年轻人感动了。一个女生,毕业后辞掉在家乡的工作,只为实现心中的质朴理想,毫无报酬、甚至还要倒贴钱地去做这样一件事,我们当然要给予她所有尽可能的帮助。

  同时,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职能,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必然平台和便利场所,举办真人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模式创新,通过“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来完成对图书的阅读,更加直接地体验“书籍”的情感和经验,更深刻地体会到“书籍”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为此,南师大图书馆成为了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与韩潋共同策划活动方案,提供活动经费支持,设计了“真人图书馆@南师大”的活动标识,还专门制作了活动网站。

  虽然韩潋的“真人图书馆”下一站将开到无锡的江南大学,但是“真人图书馆”活动已在南师大洒下了种子,今后南师大图书馆将不定期举办。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在这个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的社会里,搭建这样一个传播经验、分享人生的非虚拟交流平台,让传统阅读中无法体会和理解作者的环节,更加真实,更能产生共鸣,更能产生直观的概念。(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陕师大附中举行大型主题演讲活动

      9月8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2012-2013学年度开学典礼、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以及“让生命充满爱”大型演讲活动。  演讲会上,励志演讲家邹越老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多年亲子教育研究的成果,...

    时间:09-14
  • 联想三星南京争抢摩托罗拉被裁员工

      摩托罗拉(MOTO)中国宣布南京研发中心裁员500人后,国内多家企业盯上这些“技术人才”。昨日,联想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联想参与了此次人才争夺,预计招聘100人左右。  今年8月,摩托罗拉移动宣布将...

    时间:09-13
  • 网传陕师大最浪漫的照片 主角47年前是师兄妹

    世瑗陪丈夫李祥生打乒乓球。这张照片被称为“陕师大最浪漫的照片”。...

    时间:09-13
  • 中国正按照国际标准抢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

      记者11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该馆目前正按照国际标准深度抢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通过全程展示幸存者人生历程揭示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目前存活于世的幸存者仅200人左右,平均年...

    时间:09-11
  • 南京千条鳄鱼浮出水面引恐慌 地震局辟谣

    上千条鳄鱼一起从水面中探出脑袋,漂在水面上,它们是在干啥?昨日,江宁汤山鳄鱼生态园出现千条鳄鱼浮出水巡游的壮观场面,这一场面被市民拍成照片,发到网上后引发众人热议,大家都在猜测鳄鱼群奇怪举动背后的原因,...

    时间:09-10
  • 南京十多家公墓土地只够用3年 墓地卖得越来越贵

      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南京现存的十多家经营性公墓土地余量仅能维持3年,在现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墓葬供求矛盾将越来越大,公墓价格很难有明显下降。  为何墓地卖得越来越贵?市...

    时间:09-10
  • “火星人”王跃到北师大读博士

      5日是北京师范大学新生报到日,被网民们亲切地称为“火星人”的“火星-500”实验参与者王跃来到学校报到,他将在脑与科学认知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据了解,王跃在2010年与来自...

    时间:09-06
  • 陕师大出版社青藏热点《档案》系列新书北京首发

      9月1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最新出版的厉子先生的新作《可可西里档案》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了首发。新闻出版总暑王平司长、陕西省西文出版局阎林海处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

    时间:09-04
  • 南京要求各级领导带头执行年休假制度

      记者昨从南京市相关部门获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已转发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强和完善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强调,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l...

    时间:08-30
  • 南京中学生军训兴起网络直播 家长熬夜等候

      “明天,分别了五天的孩子和家长们可以团圆了,今晚,在孩子的梦里会有些什么呢?”开学在即,南京各所中学的新生军训也陆续开展。因为绝大部分学校的军训都不允许携带手机,所以和孩子的联系成为了历...

    时间:08-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