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随机调查显示64%市民年读书4本 工作忙成普遍理由

调查陕西64%市民年读书4本

2013-04-22 10:48:01

  在繁忙的生活中,你有多久没有拿起书卷,品味书香了?

  明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媒体对西安136位市民进行了调查,其中每年读书在四本(包括电子图书)以下的有87名市民,约占受访者的64%;而表示自己经常阅读的市民仅占受访者的36%。

  “是什么夺走了我的读书时间?”

  “工作忙”成最普遍上榜理由

  在本次调查中,49名受访者表示“工作忙,没时间读书”,占受访者的36%,这也成为本次调查中“没读书时间”的上榜理由比例最高的。

  27岁的孙先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活动策划员,他说,只要有活动项目,公司几乎每个人都要加班,从前期策划到后期执行,天天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回到家都已经很晚了,感觉筋疲力尽,连说话的精力都没有,更别说看书。他说,其实自己很想看书“充电”,增强职场竞争力,但每次计划好的时间,都被一个个活动项目打乱,“除了工作还有家庭,单位来的年轻人冲劲又足,如果不拼命,很快就会被淘汰……我也没办法。”他说。

  “有时候,就是没有办法静下心读书……”29岁的刘涛说,白天工作已经够累了,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就只想看会电视,让大脑休息一下,只有周末有时间翻上几页,往往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他前段时间看《围城》,没看一半就放下了,“不能连贯看,很难理解书里的内涵。”

  “生活琐事”让人没有“闲情逸致”读书

  而还有26名受访者表示“生活琐事、各类应酬太多”,让自己没时间读书,占受访者的19%。

  35岁的梁妮娜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虽然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但她认为,自己过得也不轻松,每天都得围着孩子转,即使到了周末,还要去看老人,这让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闲情逸致”坐在那里读书。同时,随着年龄增大,她觉得读书已经对她没有多大用处,更多的是需要应付生活琐事,让家人过得更好。

  同样觉得没时间读书的还有30岁的张鹏,他在一家机械加工企业做销售工作,各类聚会占据了他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多数是客户,有时候还有同学和朋友。他说,有时一晚上甚至要参加两次应酬或约谈。而且他认为,人是社会化动物,更多时间与人接触,便能增加机会,也能增强感情。“出门靠朋友,只有拓宽了人脉,才能有好的未来……”

  另有12名受访者表示“有时不知道看什么书”,占比9%。25岁的李阳是名司机,他说,他偶尔去书城,看介绍的一些畅销书,特别是关于成功学的书,他特别感兴趣,但看了一段时间,觉得里面的内容与现实联系不是太密切,想看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书,但总觉得读不下去。“不知道什么书适合自己,周围朋友也没有看书的……”

  “莫言热”让文学书销售回升

  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

  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在这项调查中一直备受关注。200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公布的数字是60.4%,此后连年下降,到2006年公布的上一年阅读率甚至跌至48.7%。自那以后,国民阅读率开始触底反弹,逐年回暖。

  昨日,记者前往嘉汇汉唐书城、万邦书城、新华书店西安图书大厦等地进行采访。其中,考试类参考书籍、人物传记类销售很火,新华书店西安图书大厦经理马山民说,随着2012年“莫言热”开始,文学类、少年儿童读物比往年销售较好,“主要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过得更丰富一些……”但经济管理类书籍、生活服务类书籍销售较差,这与现在获取信息渠道较多,尤其是网络信息发达有较大关系。

  • 相关阅读
  • 羡慕犹太人一年读书64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中国青年报》)  ...

    时间:05-22
  • 新世纪十年读书报告 向读者推荐三十本阅读书目

      从2000年到2009年,21世纪已经过去了第一个10年。在这10年间,究竟有哪些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值得一读?为此,本报记者对在文化界具有独到见解的诸多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当中有文化名人、资深书评家...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