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非理性需求助长非理性繁荣
虽然图书足够贵,但前来买书的家长却并不少见,在多家书店收款台前,记者看到,凡是买儿童图书的人很少有消费100元以下的,动辄就是三五百元。
“没货的时候,都有许多家长来要,书到了之后,有人还一下买两套呢。”昨天中午,在中原图书大厦四楼少儿图书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今年9月份,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开卖后,便十分受追捧,“双休日来买的人最多,有时都会出现断货现象”。
而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即使在工作日,中午时分,在中原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等书店的少儿图书区内,依然不断看见家长提著书篮给孩子买书。
“从小就给孩子营造看书的氛围,当然是好事。”郑东新区一所幼儿园的韩老师说,最近几年,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开始重视孩子的读书习惯培养问题,这非常好。
但她也发现一个问题,“有的家长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在韩老师看来,少儿图书中有一些绘本是精品,值得推荐给家长买,比如《爱心树》、《逃家兔子》等,但还有很多图书选择简装本完全可以,比如《小猫钓鱼》、《猴子捞月亮》等。
“部分家长的非理性消费,便催生了少儿图书市场的非理性繁荣。”51岁的陈老师是郑州一名老幼儿教师,她说,很多家长即便抱怨图书贵,但在为孩子买书时还是很舍得,“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总觉得贵的少儿图书印刷、装帧好,孩子读起来效果就好。而这种心理被一些出版社把握后,便努力使少儿图书日益“贵族化”。
建议:政府应多建少儿图书馆
一方面是要为孩子营造读书氛围,早接触书;而另一方面,现实中“昂贵”的少儿图书又让一些家长“望而却步”。
“其实,政府应该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比如多建一些儿童图书馆。”陈老师说,在欧美,图书价格普遍高于中国,但这些国家有比较健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同时许多少儿图书可以由公益性组织免费提供。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009年底,我国独立建制少儿图书馆仅91家。而截至2008年,俄罗斯有4500家专门的儿童图书馆;在日本,提供少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总数达到2162家;而美国则是每个社区都有儿童图书馆供孩子阅读学习。
“社会上也可多建一些公益性的绘本馆。”韩老师说,在少儿图书中,最贵的当数儿童绘本读物,而近几年,在一些幼儿园附近,私立的绘本馆逐渐出现,但公立的绘本馆还很少见,“如果政府建立了公益性绘本馆,那么肯定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买书的压力”。(记者 王灿 李晓敏 实习生 安玥 文 记者 白周峰 摄影)
此外,在采访中,老师、家长还期盼相关文化、出版部门应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着力打造一批少年读者喜闻乐见的平价少儿图书精品,占领并引导少儿图书的主流市场。(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