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西雅图夜未眠》中,小女孩杰西卡将“Hi,goodbye”简略成“HG”,让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男主角听得一头雾水。如今,中国的网友们也正使用着同样的方式,掀起新一轮的造词运动。
“不明觉厉”“人艰不拆”“十动然拒”……这些看起来很像成语的词汇或者短句,其实是中国年轻网民们创造的新词。造词原理和“HG”一样,是将长句子缩略成三个字或者四个字,形似成语。如,“人艰不拆”来自于流行歌手林宥嘉歌曲《说谎》中的歌词“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累觉不爱”是网络流行语“累了,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简略版,“喜大普奔”则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浓缩。
这些“新词”在网络上已经流传甚广,不过有些新词理解起来却需要费点脑筋。“不明觉厉”和原有词语“不明就里”发音很相像,但“不明觉厉”的意思却是“虽然不明白在对方在干什么,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和“不明就里”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何弃疗”来自于“(精神不正常)为何放弃治疗”,如果不明白它的“前世”,很难理解其含义。
在此之前,网络已经为汉语言“贡献”了不少的词汇。去年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收录了“雷人”“给力”等诸多来源于网络的新词。
也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对这些网络新词感兴趣。在山东省济南市马鞍山路一家便民超市工作的“90后”小翟是一位网迷。但当记者问起这些网络词语的时候,他却显得十分茫然。经过上网搜索之后,他说,“这些新词把大多数人能理解的话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不大适合口语表达,我不认为它们能普及。”
“网络新词体现了年轻网民的创造性和个性追求。”山东省社科院文化所所长涂可国认为,这些高度浓缩的网络新词充满娱乐色彩和对生活的调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也让汉语言变得丰富多彩。
不过他也指出,网络语言更新速度较快,目前流行的这些词语能存活多久、能否被大众接受还不能一概而论。他说:“像‘给力’‘正能量’这样表意准确、易于理解的网络词语大多数会被公众认可,而一些既不符合汉语基本的造词规律、又不通俗易懂的网络新词,遭到淘汰的可能性更大。”(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