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前,很少给理工科学生上课的傅元峰老师费了不少心思。这不再是单纯的大学语文课,“文理能兼顾,其中包括探讨的有文学主要的题材,小说、诗歌,还融入了艺术元素,有电影,绘画,其中还有科幻电影。当然也有实际操作内容,如科技论文写作。”
观点集萃
理工科学生
多数赞同语文回课堂
大学语文课该不该重回课堂,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调查采访了部分理工科高校的学生。记者综合了一下,大致有这么三种观点:
一、应该上大学语文,但我没有选这门课。持这种观点的理工科学生占最多数。南京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大三的龙同学就是其一。南京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大二的刘同学也表示,“现在大家被网络、电子产品充斥生活,学学语文,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一片宁静。”至于没有选修这门课,“担心考试过不了关,以前上学最害怕语文了。”
二、应该上大学语文,我也选修了这门课。代表的有南理工通讯工程大三的杨同学,她觉得很有必要通过大学语文课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理工科学生搞科研,泡实验室,忽视文学,不利于提升道德文化修养。
三、少部分同学认为,压根不应该上大学语文课。测绘专业大三的王同学认为,“语文修养的培养,不在于一门大学语文课”,而且初高中的语文知识学得够多了,足以应付以后走向社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大二的付同学直接表示,“工科学什么语文啊!”河海大学测绘大三的李同学说,虽然他选修过大学语文,但也还是“上了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还不如不开。”
专家
理工科学生更应必修语文
人民大学取消语文必修课,乔光辉的观点比较中肯,“可以理解,人民大学以文科见长,没有了大学语文这门必修课,还有很多和语文相关的课程,也能承担人文教育功能。然而在理工科院校,人文这块没有得到有效的弥补,是个空缺,因此大学语文成为必修就尤其重要。”乔光辉介绍说,过去东南大学大学语文作为全国精品课程,在全校必修,这几年变为选修后,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的理工科学生少了,“过去文学院有十二三名优秀老师开课,现在语文课只需要三四名老师教授。”乔光辉分析,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大学语文无用论”。当年东大取消大学语文必修课前曾做过调查,有部分理工科学生问,“学大学语文有什么用?”“大学更要强调一种人文精神,学习效果和作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这一点常被我们忽视了。为什么大家重视英语,因为功利性非常强。”在乔光辉看来,学好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语言和文学,包括一些经典选段,对怎样去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有益。快餐文化肯定不是经典。”
语文课设置也该做改革
人民大学为何取消大学语文必修课呢?校方解释,学生对这门课的热度一直不高,多次测评的综合排名都在倒数第二位。《大学语文》这门课究竟学习什么内容呢?乔光辉介绍说,大学语文应该能起到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组织能力的作用,写论文时不至于词不达意。同时要选取中国古代经典选段,实现文化的传承。
南京大学傅元峰教授认为,学习语文课实际上是培养个人人文素养,广义上包括文学、影视、绘画、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能脱节。课程设置上也不能与生活离得太远。(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