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最没有设计、最没有文化的行业入手,通过设计和文化提升整个行业的价值,为中国制造业做出示范。”北京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展示专业主任枣林正尝试着和中国五金行业协会合作,把粗笨的五金件做出“花样”。他说,在江浙一带,许多制造企业一年的销售额都在10亿元以上,但都是贴牌生产,现在都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增强自主设计是必经之路。
“要让文化创意和传统制造企业能无缝对接,版权是核心纽带。”中华版权代理中心衍生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吴玥认为,当前中国的版权贸易呈现不健康的“哑铃型”:一头的文化创意公司,文化和设计能力比较强,另一头,制造企业的制造能力更是强大到堪称“世界工厂”,但弱在中间的版权交易环节对接不畅。吴玥强调,版权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基本战略资产,积极探索对创意作品版权的保护和价值发掘方法,对于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资产增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