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范小青:永存心底的纪念

范小青:永存心底的纪念

2014-12-25 09:53:58

来源:中国作家网 范小青

  在纪念《人民文学》创刊65周年的日子里,回想起我和《人民文学》的联系,感叹岁月流逝,但有些东西是永存心底的。说说和《人民文学》的三个“第一次”。

  第一个:第一次听到《人民文学》这4个字,是在1976年的秋天,当时我在农村插队,因县里要召开知青代表大会,我临时被县知青办抽调去搞文字材料。有一天,知青办的办公室里忽然来了一位女同志,戴着眼镜,个子不高,但十分清秀,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标准的“知性”。她叫赵践,也是知青,早几年就开始写小说,而且势头相当好。但是她到底发表了什么作品,我一点也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我不仅没有开始写小说,连小说是什么都不是十分清楚。赵践因为会写小说,被《人民文学》编辑部借用,在北京生活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她出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介绍和讲述她在《人民文学》工作的经历。赵践的出现,犹如一道闪电照进了我灰暗、朦胧而又糊涂的内心,也把“人民文学”这4个字,引入了我的内心深处,并且从此在心里生了根。那一天,赵践所说的和《人民文学》有关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件事,我却一直没有忘却,就是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赵践曾跟着《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一起赴灾区,现场采写,她的也许是平静的描述,在我看来,简直就像是传奇,绘声绘色,神奇而伟大。我不知道我后来开始写小说,和这一次的相遇有没有关系。我希望是有关系的。在这次相遇后的第4年,1980年,我发表了我的小说处女作,从此以后,我就在小说创作的路上开始行走,“且行且珍惜”。

  第二个:1983年3月,我第一次在《人民文学》发表作品,那个短篇小说的题目叫《萌芽》,内容也完全记不清了,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想寻找这篇小说,可惜没能找到。我曾经出过的一些短篇小说集中,都没有将它收录进去,可见这是一篇我自己并不太满意的小说,当然并不说明我当初将一篇自己不满意的小说给了《人民文学》。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哪里知道满意不满意,哪能评判作品的优劣——当然,即使到今天,写了30多年、写了许多作品后的今天,我也不敢说自己已经知道满意不满意、已经学会评判作品的优劣,这个“知道”和“学会”是一个永远在行进中的过程。再回到当年,1983年的我,既没有写作技巧和能力,也没有判断的水平,惟一有的就是勇气,无知者无畏,就是敢投稿,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今天回想起来,真是要特别感谢《人民文学》,没有歧视,没有当头浇我一盆冷水,在我第一次投稿时,就录用了我的小说,这样温暖而有力的勉励,一直伴随我行走到今天,在此后的30多年中,我在《人民文学》发表过数十篇中短篇小说。

  第三个:1985年春天,我第一次参加了《人民文学》举办的全国青年作家笔会,赵践又出现了,我是和赵践一起去北京的,江苏同行的还有黄蓓佳和周梅森。前不久我在温州参加《人民文学》的活动,碰到了李琦,她当年也参加了那次笔会,我们共同回忆起往事,回忆了许多文友,虽然时光不留情,我们都逐渐老去,但美好的情怀、年轻的意气在我们心间重温重现,对《人民文学》的深厚情感始终没有老去。1985年是我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去北京的人该去的地方,《人民文学》的编辑老师都带着我们跑遍了,还给了我们很多自由活动的时间,让我们遍览北京风光,记得我和赵践在北京街头第一回买酸奶喝,那个酸、那个怪味啊,我实在是无法下咽,还是赵践比我坚强,她分明也不适应北京的老酸奶,却硬是把它喝了个精光。我们用借来的相机在天安门前留影,因为根本不会拍照,照片里的人都是歪歪斜斜的,但是那几张已经很陈旧的黑白照片至今仍然在我的影集中煜煜生辉,折射出我们和《人民文学》的长久情谊。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充分肯定海军372潜艇官兵群体事迹

      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王玉山、吴登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对海军372潜艇官兵群体先进事迹给予充分肯定。根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2...

    时间:12-25
  • 李长春著作《辽沈大地改革潮》出版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李长春同志《辽沈大地改革潮》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本书收录了李长春同志1982年12月至1990年7月在辽沈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书信...

    时间:12-25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版推介会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新华网比什凯克12月23日电(记者陈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俄文版推介会2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举行。  推介会由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吉议会外交委员会和吉中友好议员小组与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

    时间:12-25
  • 凝聚澳门心 共圆中国梦——习近平主席考察澳门纪实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赵卫霍小光李寒芳)彩旗飘扬,国歌嘹亮,草木葱茏葳蕤,濠江水暖含笑。回归祖国15年之际,澳门一派生机勃勃、喜庆欢乐的景象。  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时间:12-25
  • 鲁二期学员“恰同学芳华”丛书由敦煌文艺出版

      本报讯 (记者 鲁大智)在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学员进院十周年之际,“恰同学芳华”丛书(41本)由敦煌文艺出版社推出。据了解,鲁二期学员冠以高编班,是因为大多同学都是从事主编和编辑工作的。工作之余,他...

    时间:12-25
  • 2014年赖茅杯征文获奖名单公布

      特别奖:张新华《闲居东莞》(散文)  一等奖:黎启天《南方意象:东莞的旗帜在带领》(组诗)  一等奖:熊天涵《故园旧梦》(散文)  二等奖:邓诗鸿《在东莞眺望一轮日出》(组诗)  二等奖:贾梦玮 《文学东莞...

    时间:12-25
  • 《小说评论》三十年倡导建设批评伦理

      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小说评论》杂志社协办的“反思批评现状、重建批评伦理暨《小说评论》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文学批评家参...

    时间:12-25
  • 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成套推出

      由山东省作协与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新书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杨学锋、赵德明、施战军、张清华、朱寒冬等评论家与会研讨。  近年来,赵德发致力于传统文化题材的写作...

    时间:12-25
  • 范小青的缠绕叙事带给评论家诸多话题

      “我的叙述带着我对一切的一切的疑惑,同时也带着我对一切的一切的温情。”12月20日,范小青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王村》(作家出版社)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带着温情叙事的范小青如此表达自己的创作初衷...

    时间:12-25
  • 贾英华携新书《末代皇族的新生》与读者见面

      本报讯 贾英华《末代皇族的新生》新书发布会暨签售会7日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作者贾英华谈及该书时称,写作这部书、记录下末代皇族的历史,只是“想反映皇族在历史中真实而生动的经历”。  “我...

    时间:1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