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电影《智取威虎山3D》热映——看红色经典如何叫好又叫座

电影《智取威虎山3D》热映——看红色经典如何叫好又叫座

2015-01-13 10:08:14

来源:光明日报 牛梦笛 李蕾

  “这次电影剧本是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电影的剧本一开始就回到小说的原点。在小说中,我们找到了符合电影的所有元素,比如里面有孤 胆英雄,有集体精神,有土匪另一面的神秘生活。小说的作者曲波是一个剿匪部队的基层首长,他经历了无数的事情,他所有的东西都源自真实,能够打动很多 人。”《智取威虎山3D》监制黄建新介绍。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认为,《智取威虎山3D》没有低俗、没有恶搞,始终坚持主流价值观表达方式,却依然取得了市场和口碑双丰收。主要人 物角色都是普通人,敢于以弱抗强,抛洒一腔热血,颇有点侠客的味道。而杨子荣这样一位中国式英雄在《智取威虎山3D》中的成功塑造,让我们看到了主旋律电 影的无限可能性。

电影技术呈现文化自信

  《智取威虎山3D》中的3D技术,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些炮火连天的战斗场面是当年样板戏、黑白电影没法比拟的,让我们在老题材中享受了一场新的视听盛宴。”观众王雪盈看完电影后告诉记者。

  早在开拍前一年的冬天,徐克的3D技术团队就赴东北进行测试,而恶劣的气候条件给摄制带来了挑战。“去东北测试时,我们都会测量,比如外面 温度几度,镜头在什么温度才不会冻住。”3D技术团队的张建龙透露,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呈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是制作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

  电影中3D技术的完美应用,为影片增色不少。于冬介绍,如电影中“打虎上山”这段戏,以前受技术限制,只能拍摄挥起鞭子准备打虎这样一个镜 头,而如今,我们可以用先进的3D特效技术,真实再现林海雪原中这场经典的动作戏,并填补了几代人对于《智取威虎山》中这一精彩情节的视觉想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今后战争、动作等大场面类型片走3D路线是大势所趋。

  徐克介绍,这次的3D团队成员涉及10家公司,但绝大多数是中国人。“我们已经掌握了处在世界前列的3D技术,完全可以和外国公司竞争。3D是未来电影的趋势,我们有信心,等到那一天,全世界都会找中国团队制作3D电影的。”

  于冬认为:“电影技术的进步,是中国电影未来跟好莱坞竞争的关键。我们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我们有文化自信,我们拍《智取威虎山》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速写

      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题:真诚的交流 ...

    时间:01-13
  • 习近平文物保护简史:父子合力保林则徐古迹

    【学习小组按】  1月6日,《福建日报》刊登文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演讲时说:“让...

    时间:01-13
  • 刘云山会见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政部长林内率领的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

    时间:01-13
  •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周有光近照。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中新网1月13日电(宋 宇晟) 综合报道,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今日迎来11...

    时间:01-13
  • “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反法西斯题材作品李东华《少年的荣耀》研讨会在京召开

    主席台现场图1现场图2现场图3高洪波讲话李敬泽讲话作者:李东华  2015年1月10日下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主办的“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李东...

    时间:01-13
  • 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 在京首发

      1月9日上午,《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在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柳斌杰出席...

    时间:01-13
  • 重读蒙森《罗马史》

    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14年,商务印书馆将蒙森五卷本的《罗马史》全部翻译并出版。  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获奖者,这就是因专业史学著作《罗马史》一书而获此殊荣的德国史家蒙森(1817&mda...

    时间:01-13
  • 另一种方式解读青铜兵器——从徐坚的《时惟礼崇》谈起

      2014年是徐坚的丰收年,共出版了四部书。《理解早期文明》和《中国艺术史》是两本译着,《暗流》是旧作重印;《时惟礼崇》虽然晚出,实质上是徐坚真正的探索之作,值得单独谈谈。  《时惟礼崇——东...

    时间:01-13
  • 故宫:让《韩熙载夜宴图》动起来 地铁:把“我们的文字”装进手机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掘传统文化精髓,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1月8日,故宫发布《韩熙载夜 宴图》应用程序,让人们在手机上就能体验韩熙载夜宴场景。1月12日,北京首家地铁图书馆成立,...

    时间:01-13
  • 用心感受生活的温暖——重庆市文艺工作者蹲点创作侧记

      由重庆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重庆市文联主办的“身边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纪实摄影展,日前在重庆各区县巡展。18位摄影志愿者蹲点创作的135幅作品,用真实生动的图像语言定格了9位“身边...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