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新闻发布会暨第一届华语电影理论征文揭晓表彰典礼1月2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海峡两岸电影文化发展,促进三地电影文化的深度交流,力求在人才交流、内容交流、模式交流、学术对话、产业资源整合及接轨等方面达成实效、形成机制,从而构建起一个展示优秀作品、评出公认奖项、对接资源资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宽阔平台。
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张思涛表示,举办“十大华语电影”评选就是希望用更加宏观的眼光来理解和认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应该是包括大陆(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完整的中国电影;希望从三地的比较分析中总结中国电影的经验,来寻找各自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中国电影的共同发展之路,将华语电影的评奖做成业界的品牌。此次评选活动将由海峡两岸三地最权威电影家、有关专家学者、著名电影演员、电影评论家、权威人士、各参与机构负责人等联合组成评审团,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原则,按照组委会、评委会最终确定的评选规则,从海峡两岸三地征集的电影作品中选出十部年度最佳华语电影以及对“十大华语”电影评选活动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和机构进行表彰,预计5月中旬公布最终获奖名单。本届“十大华语电影”评选由吴思远担任评委会主席。吴思远表示,此次评选既不以票房作为依据,也不单单从娱乐性找依据,更加注重故事内容、艺术水平与市场表现三个方面的结合。据悉,在评选过程期间至年底,主办方还将在“三地”举办电影展映、投资论坛、十大华语电影音乐会等系列活动。
在随后举行的第一届华语电影理论征文揭晓表彰典礼上,饶曙光的《华语电影多样化与“华莱坞”》获得一等奖,列孚的《香港电影“身份”探究》和张慧瑜的《“港片”北上的叙事策略与文化想象》获得二等奖。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优秀论文的评选,使理论评论与华语电影的发展相互推动,拓展优秀论文的传播路径;探索电影与媒介有机融合的可能,进一步助推华语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效力。(徐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