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文学遗产》专刊今日复刊

《文学遗产》专刊今日复刊

2015-01-29 15:08: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讯 今天,本报影响深远、前后持续60多年的一份专刊——《文学遗产》复刊。复刊后的《文学遗产》于每月第四周的周四出版。

  光明日报具有开门办报、专家办刊的传统。《文学遗产》专刊与《史学》《哲学》专刊一样,是光明日报20世纪50年代初创刊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园地。这些专刊培养和扶植了大批中国学术的中坚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也发挥了引导作用。

  此次,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成立并共同建设“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研究院将为《文学遗产》专刊提供学术支持和编辑平台,聘请国内知名学者轮流担任《文学遗产》专刊的主编。

  《文学遗产》专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光明日报根据郑振铎等学者的建议,于1954年3月1日出版了《文学遗产》第一期。为了更加贴近学术、贴近学者、贴近学术前沿,光明日报委托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负责编辑工作,主编是原浅草社著名作家陈翔鹤教授。《文学遗产》创刊以后,注重讨论理论问题,同时涉及重要的作家及作品的学术讨论。这些讨论引领学术界的风气,成为一时热点。在《文学遗产》专刊发表文章的,既有游国恩、陆侃如、冯至、冯沅君、俞平伯、詹安泰、罗根泽、何其芳、王利器、林庚这样的著名学者,也有一大批中青年新锐,包括吴小如、霍松林、陈贻焮、褚斌杰、程毅中、王运熙、傅璇琮、胡国瑞、聂石樵等。《文学遗产》专刊创刊后,因故曾多次停刊,累计出版832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我们也不断听到读者希望恢复《文学遗产》专刊的呼吁。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范围广、内容博、学者多,需要给予特别关注。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指示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满足读者需求,恢复《文学遗产》并由专家办刊正当其时。

  《文学遗产》专刊将以“跟踪学术前沿、引领学术风气、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术发展”为编辑宗旨,紧密团结优秀古代文学学者和广大读者,为积极贯彻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主流媒体应有的作用。

  • 相关阅读
  • 守住消费文化价值底线

      当今,大众消费文化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一方面,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这种文化形态抱有更多期望;另一方面,目前大众消费文化的供给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大众议论颇多乃至纷纷“吐槽”。对于...

    时间:01-29
  • 《何鲁丽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王海磬)《何鲁丽文集》出版座谈会2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出席座谈会。  万鄂湘指出,《何鲁丽文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时间:01-29
  • 重庆铜梁:娃娃书法家为乡亲写春联

    图为小书法家们为村民书写春联。赵武强摄  本报重庆1月28日电(通讯员赵武强 记者张国圣)28日是重庆铜梁区二坪镇的赶场日。镇政府大门外,铜...

    时间:01-29
  • “田园音乐会”:开在院坝里的音乐会

    “田园音乐会”现场。本报通讯员 陈凯姿摄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敲响锣鼓,由40多名“国家级”演奏家与“农民铜...

    时间:01-29
  • 美在山水之外——访《美丽中国》词作者王平久

    “不仅山要绿起来,人也要富起来!”听到一位十八大代表在电视上说的一句话,王平久的内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词作家的敏感让他...

    时间:01-29
  • 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北京站系列活动启动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苏丽萍)由文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北京站系列活动,28日在国家图书馆启动。周信芳是京剧大师、麒派艺术创始人。北京站的活动包括主题演出、京剧明星公开课和...

    时间:01-29
  • 陕西: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本报西安1月28日电(记者杨永林、张哲浩)在2015年陕西两会上,省人大代表黄小波提出,应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使陕北优良的文化生态尽早得到保护和传承。  2012年4月13日,“陕北...

    时间:01-29
  • 河南师范大学引进世界著名歌唱家保罗·科尼

    图为保罗·科尼在指导学生和青年教师。   近日,河南师范大学聘任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保罗·科尼为该校特...

    时间:01-29
  • 王溪:让老照片还原历史

      目前正在筹划首都博物馆大型晚清北京影像展的王溪,通过各种渠道,尝试着回收1870年全世界最早的石家庄、北海、温州、福州马尾船厂的老 照片。从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的王溪,因为对老照片的浓厚兴趣,选择去了英...

    时间:0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