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冯骥才:最近10年我国失去了90万个传统古村落

冯骥才:最近10年我国失去了90万个传统古村落

2015-03-11 10:32:21

来源:今晚报

  本报北京上午专电 (特派记者郭熠)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的提案主题与依法治国相关:保护文化遗产和古村落,首先要懂法、知法,莫让法律条文变成一纸空文。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相比过去得到较大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市历史遗存和传统村落受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究其原因,是由于相关法律没有被重视。”冯骥才说,我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有非遗法和文物法,但非遗法公布4年来,没有执行过一个案例。许多地方领导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忽视或甚至不知道有这两部国法。“不知道哪些是文化遗产,哪些不可移动、不可买卖,破坏了要负什么法律责任,这显然与中央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背道而驰。”冯骥才认为,这种现状亟待改善,不能让法律变成一纸空文。

  文化遗产由政府管理,官员要依法理政,就必须懂法、知法、用法。冯骥才呼吁,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首先应学习和执行文物法和非遗法,树立依法保护理念,把这两部法的学习纳入干部培训班、学习班,将执行实效列入年度考核,并建立起对政府部门的问责机制。

  最近,73岁的大冯奔走于全国各地的传统古村落,极力呼吁为这些面临消失的村落建立村落史。“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难以数计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在村落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灿烂和多样性都在村落里。然而由于人为开发破坏,最近10年我国失去了90万个传统古村落,保护古村落刻不容缓。”冯骥才说,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着手“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目前,我们已经为100多个古村落建立了档案,过程非常艰辛,眼前困难重重。”他认为,只有留住历史,才能唤起人们对古村落保护的文化自觉。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