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网络语言能否进入书写体系? 与时俱进合理使用

网络语言能否进入书写体系? 与时俱进合理使用

2015-11-17 11:16: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反方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禄兴认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如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应该允许网络语言存在,能够在使用中引导其走向规范,合理吸收其新颖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官方的媒体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语言,像“囧”、“伤不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等。并不是所有网络语言都能进入书写系统,能进入书写系统的多是经过筛选、大家普遍认可、流行度较高的网络语言,这也是语言的社会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不必担心网络语言破坏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破坏传统的词汇和语法。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黄鸣奋也提出,不论同意与否,网络语言实际上已经进入书写体系,大量运用“然并卵”、“活久见”、“壁咚”等网络语汇所进行的写作,形成了某种相对独立的风格或特点,它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如网络文学等。

  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杨宏认为,网络语言可以也应该进入书写体系,但与此同时,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也十分必要。应避免一些脏话、粗话趁机流行,活跃在人们的嘴上或者笔端,造成语言混乱失序、语言鄙俗化以及语言的文化品位下滑等问题。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冠夫对网络语言进入书写体系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谈到,可进入书写体系的只能是那些经历了从网络进入日常生活这个中间阶段,且经过时间的自然淘汰,证明真正能为社会广泛、持久接受的那部分网络语言,如“给力”、“吐槽”等。张冠夫同时指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体系是经由晚清和“五四”两次白话文运动洗礼而来的。当时,有些人认为凡白话都可以入诗入文,可是很快事实就证明此路不通。民间的、日常的语言必须经过选择,经过文化和艺术的浸润和打造,才能成为适合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

  • 相关阅读
  • 汤一介遗稿《我们三代人》首次用万字篇幅讲述“梁效”事件

      汤一介先生遗稿《我们三代人》15日在北京首发出版,书中汤先生自我剖析,秉笔直书,直面问题,首次用一万多字的篇幅讲述“梁效”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回避自己的责任。  汤一介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

    时间:11-17
  • 刘晓庆再出书首披露狱中往事 是作协会员曾出3本书

      刘晓庆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出过三本畅销书《我的路》《我这八年》《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出自刘晓庆的著名...

    时间:11-17
  • 白岩松坚决拒绝再主持春晚 解释为何不用微博微信

      “我现在选择不变,但我不能完全保证,我一定会在央视退休。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比如你能准确预估,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吗?”“我肯定不会再去主持央视春晚。”11月15日,白岩松携新书...

    时间:11-17
  • 白岩松:说话危险还是要说 努力让世界不变得更坏

      11月15日下午,白岩松携新书《白说》来蓉签售。这是他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推出的第三部自传式作品,内容涵盖时政、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记者就网络时代如何说话等问题提问白岩松,他表示,网络时...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