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督教协会 译
出版社:中国基督教协会
出版日期:1996
书籍简介
文:骆振芳
《圣经》Bible,基督教正式经典,被奉为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传奇、律法、诗歌、论述、书函等。将这些书定为正典圣书者认为各书具有神的启示和旨意。名称源于希腊文biblia,意为一组书卷,为复数词,拉丁化后成为单数词。
基督教圣经的前部即犹太教圣经,称《旧约》,后部称《新约》。“约”源于希腊文diathēkē,拉丁文作testamentum,意为盟约。基督教认为,旧约是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新约则是通过耶稣基督而与信者另立的新约。
基督教各派所收旧约的卷数不尽相同。天主教除新教所收各卷外(卷次编排略有小异),还另外收入被称作“第二次正典之书”(又称外典,或次经),计有《多比传》、《犹滴传》、《便西拉智训》、《所罗门智训》、《巴录书》、《马加比传》上下卷、《以斯帖补篇》和《但以理附录》等卷。多数古代东派教会的圣经亦同此。希腊正教会和俄罗斯正教会部分神学家对此曾持异议。各派所收新约各卷基本相同。
1 内容
1.1 《旧约》
①津法书。 5卷。犹太教总称为“妥拉”(希伯来文t□r□h,原意为晓谕)。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犹太教、基督教传称为摩西所作,故又称“摩西五经”。《创世记》中记载古希伯来传说中世界与人类的开始和古希伯来民族的起源,并记述了关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等几位先祖的传说故事;后4卷记载了以色列民族形成的历史和传说。犹太教认为,律法书阐述了以色列人与上帝的特殊关系,并相信上帝曾与亚伯拉罕立约,应许使其后裔成为大国;他们相信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使之脱离法老的奴役,是上帝通过摩西拯救他们,并写此5卷书作为上帝所晓谕的律法,因而世世代代应忠于上帝,谨守遵行摩西所颁布的神赐律法。
②叙事著作。12卷。即《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下卷、《列王纪》上下卷、《历代志》上下卷、《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这部分著作亦称“历史书”,又因大多以先知派观点写成,犹太教称“前先知书”。《约书亚记》记载摩西死后,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下进入迦南(今巴勒斯坦)的故事。《士师记》记载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国家尚未形成而由士师统领;士师对内是审判官,对外则是军事领袖。《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叙述以色列人从建立国家直到最后被巴比伦灭亡的传说。《历代志》的内容和《列王纪》大致相同,涉及年代也相近。《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记述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的情况。
③诗歌。有《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耶利米哀歌》等6卷。《约伯记》的主要内容是约伯与三个朋友辩论义人为什么受苦的问题。《诗篇》共150篇,多为犹太教用于宗教活动的诗歌,大部分称为大卫的诗。《箴言》以格言的方式专讲处世之道,也包括对青年的教导。《雅歌》以爱情为题材,据称为象征神人之间的深情而写。《耶利米哀歌》是对耶路撒冷遭到毁灭的哀叹。
④先知书。16卷。并根据篇幅长短又分为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和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多借传“上帝谕旨”从宗教思想出发,评论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