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同
《黄衫客传奇》是目前所知第一部中国人以西文创作的中篇小说,远早于林语堂的同类作品。小说中所体现的超前的文学观念,或将改变我们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传统认知。作为一位清末外交官,陈季同试图为西方公众建构一个飘溢着清茶芬芳的“文化中国”。这个未受工业文明污染的文化乌托邦,打动了19世纪末的西方读者,而今天的中国读者,或许也可以从中体味那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愁。
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州人,清末外交官,曾在欧洲生活十余年,是当时法国外交和文化沙龙里的活跃人物。他先后出版了《中国人自画像》、《吾国》、《中国人的戏剧》等八种法文著作,被译成多种西方文字,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
陈季同用法文写的中篇小说《黄衫客传奇》(LeRomandel’HommeJaune)1890年出版于巴黎,至今已整整一百二十周年。《黄衫客传奇》并不属于大气磅礴的宏大叙事,它只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中篇小说,但却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不少重要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开拓。
《黄衫客传奇》早在“五四”前约三十年,就已对家长包办儿女婚姻的制度以及“门当户对”等旧观念、旧习俗提出了质疑。小说通过新科状元李益与霍小玉的自主而美满的婚姻受到摧残所导致的悲剧,振聋发聩地进行了控诉,促使读者去思考。虽然《黄衫客传奇》以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为基础,作者在人物性格与相互关系上却进行了许多改造和变动,完全可以说,这是陈季同自己的重新创作。《霍小玉传》中的男主人公李益,是个“虚词诡说,日日不同”的负心郎。《黄衫客传奇》中的李益则有很大的不同。小说借其表兄崔允明之口来这样评点李益的性格:“你有想压倒天朝男儿的雄心壮志,但你又会为了一个穷人而两手空空。当你想当一个恶棍的时候,你又忍不住要去行善。”在作者看来,李益虽然有点软弱,也少一点果决,但却是善良而真诚的。他一再给寡母去信,恳请寡母同意自己与小玉成婚。但冷酷、专横、严厉的母亲,却因对方郑氏家中社会地位低微而坚决反对。母亲利用李益性格中软弱、犹豫的一面,处心积虑地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将自己选定的另一场婚姻强加到他头上。当她得知李益将于某日回到家乡的消息,便迅速布置了一整套对付自己儿子的密谋,还搬来了甘肃总督大人压阵。李益刚到家,母亲不许他申诉任何理由,便将他引进点燃着烛光的宗祠,关闭大门,面对着历代祖先的牌位,怒气冲冲地宣称:“这次让列祖列宗来回答你!”接着是连篇累牍的训斥:
看看这些牌位!每一位先人都有既体面又受人尊敬的头衔:他们都在那里望着你,都在质问你怎么能让他们蒙羞,这是没有先例的。你看!在他们每人的名字旁边都写有头衔和对他们为官的评语,你还能看到一个妇人的名字:每个都与我们家门当户对。
而你呢?当你有能力继承他们的传统而且可以光宗耀祖的时候,你做了什么?你要把未来寄托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女子身上吗?正是她,在某一晚上,像花船上跑出来的歌女一样,投入你的怀抱;你竟想让这样一个女子跻身于我们高贵清华的门第吗!
……
她在一种狂怒的状态中,不停地讲着、喊着、威胁着:如果他不放弃原来的计划,她就呼唤神明的报复和先人无可逃避的仇恨,向他、她自己,还有整座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