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比民营文化企业此起彼伏的活跃并购,国有企业在各行业各领域之间的并购还面临诸多限制,这与通过联合重组实现做强做大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打破分块管理模式,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白皮书”中建议,用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政策,通过补充国有资本金、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手段,切实推进国有 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发挥并购贷款、银团贷款等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缓解国有文化企业在并购重组中的资金压力;利用资本市场平台优 势,以上市国有文化企业为平台,通过增发、配股等融资方式,推进并购重组;促进中央和地方间文化企业的融合,中央企业可通过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实现对地方国 企业的整合,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
3.要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转型
中国出版集团的“易阅通”平台,项目总投资6670万元,其中,国资预算资金支持2625万元,自筹资金4045万元。这 个全球数字资源聚合与服务工程,聚合了大量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已与上海图书馆等100多家国内图书馆等机构用户开始交易,并借助与国际渠道商的合作,打通 了销往海外4万多家图书馆和几百万个人用户的营销渠道,打通了中国数字出版国际传播的高速路。
像中国出版集团一样,还有53家中央文化企业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得到了支持。2013年,财政部联合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起实施了“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安排预算资金1.68亿元,支持这些中央文化企业搭上数字化“快车”。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涵、加快文化演进的步伐、延伸文化传播的领域。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衍生的新兴 文化业态,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推动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然而,国有文化企业较为缺少“互联网基因”,应对网络化和数字化浪潮反应较慢。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知名文化企业已有50%以上的业务集中在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渠道上,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源,成立研发部门,改变原有 传统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传输方式和渠道,产生了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双向互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发展平台,占领新技术的“制高点”,进一 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