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在红鱼口读沈从文

2011-09-15 08:58:50 来源:

  本网讯 (姚家明)红鱼口曾是丹江沿途一个很著名的渡口,位于商南县湘河镇的红鱼村。据说是因附近盛产红鲤鱼而得名。这里景色如画,因人迹罕至而散发出醉人的原始自然美。二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距红鱼渡口二里多地的一所中学任教。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心灵非常宁静和充实。就是在这里,我认真地解读了著名作家沈从文以及他的作品。

  其实上大学的时候,《现代文学作品选》上就已经选了沈从文的作品,现代文学老师也零星地讲过他,可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大学期间根本没有把沈从文的小说读进去,就连《边城》也没读。这是很奇怪的事。可见读什么作家的作品,不仅要有缘分,还要有那个环境和心境。

  值得庆幸的是,湘河给了我这个环境。距离湘河中学二里地,沿一条高低不平的泥土路步行十几分钟,拐一个山嘴,就有一条大河——丹江河。

  当时这里还没有架桥,南来北往的行人和车辆,都是靠一只大渡船来回运送。当我第一次来到红鱼渡口时,我不仅惊呆了——只见一条碧油油的河水从远处陡峭的山峰间奔泻而来,河的两岸是白亮亮的沙子。河上一只大渡船载着一船人正缓缓驶向南岸。船的上空,有几只白鹭,嗄嗄地叫着,扇着翅膀,上下飞翔……看着这幅古老而原始的画面,我的眼睛,我的心灵,全身每一个关节都陶醉了。

  每天黄昏,我喜欢一个人独自在河边徜徉,散步。看河水不息的流淌,听各种欢快的以及深沉的流水声。

  距红鱼渡口上游三里处,有一个河湾,当地叫金花湾。那里的河流比较狭窄,河流两岸,全是金沙一样黄灿灿的沙子。这里非常宁静,除了轻轻的像梦一样叹息的流水声外,没有其他任何声响。我常常放开身体,自由地躺在柔软的沙滩上,看头顶上窄窄的一线蓝天,看夕阳从两岸青山上一点点地褪去。感觉时光的河流在身下轻轻地流淌,感觉远离尘嚣的那种宁静而悠远的天籁之美。

  这里平常根本没有人,在洁净的沙滩上,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撒野,一到这里,我首先脱了鞋袜,赤脚在上面走,感觉沙子与光脚摩擦的痒痒的感觉。我在上面打滚,跑动,或者高声吆喝,都没有谁指责——累了,就躺在沙滩上,闭上眼睛,静静地感觉。有次躺在那竟睡着了,醒来的时候,竟然有几只好看的鸟儿,在距我不到一米的沙滩上,定定地瞅着我,清脆地啁啾。

  但我经常坐在渡口边的石房子里,与一个摆渡的梢公盘谈。

  这个梢公六十多岁了,仍然满头黑发,身体非常硬朗。

  在那间石房子里,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听他讲丹江数次发洪水时,他所经历的一个个惊险的故事。他说他手上救下的人命不下二十人。他祖辈都是撑船的,他的水性尤其好,他能在浪花飞溅的河水中踩水救人。开始我不相信,但一次发洪水时,我亲眼见他踩着水在滚滚的丹江河中把上游冲下来的一个妇女救到了岸边。

  真是非常感谢丹江,它像血流进血管一样流进我的身体。在美丽的丹江河边,我吸取了在任何其他地方也吸取不到的营养。

  有了这条河,当我再看沈从文的小说时,就感到格外入心入肺了。我把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从文小说选》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就有一种感觉,每看一次就有一种收获。所以,我怀疑,沈从文的那些写湘西的小说是不是就在河边写成的?尤其是《边城》,通篇每句话,每个字,似乎都透着深深的情和浓浓的水汽。

  阅读《边城》,让我感到了中国作家的伟大,让我感到了汉语的神奇,《边城》催醒了我身上沉睡的创作激情。第二年春天,我便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红鱼口情话》,寄出后,发在当年河北省作协主办的大型文学刊物《荷花淀》第五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