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路遥传》:路遥为何要自起绰号“王喂狗”?

《路遥传》:路遥为何要自起绰号“王喂狗”?

2015-12-16 16:27:07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易潇)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然而,英年早逝的路遥的人生状态始终像谜一样地困扰读者。《路遥传》的作者厚夫是路遥生前的忘年交、路遥文学馆馆长以及路遥研究界的权威之一,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披露了大量路遥不为人知的往事,还原路遥的写作时代,展现他的写作精神。

精彩书摘:

(一)路遥为何要自起绰号“王喂狗”?

在马家店小学上了几年学后,王卫国(编者注:路遥原名)于1961年夏考入延川县城城关小学高小部。1960年代初,延川县的小学设置是:各个大队有自己的初级小学,学生要上五、六年级,只能通过统考到公社办的高级小学里上。刘家疙崂大队属于城关乡,王卫国通过统考考到城关小学高小部。

城关小学在延川县城的“堂坡”上面,是在古代“文庙”旧址上建起来的,它是全延川县最早兴办的国民小学,也是延川县教育资源配置最好的小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贵族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90年代,这所小学一直以招收县城学龄儿童为主。当然,该校在“文革”前专设的“高小部”也招收过从城关乡各个大队小学考入的“高小生”,王卫国就是这样的情况。

据路遥“高小”同学、作家海波回忆:“高小部共两个年级四个班,具体的学生数我记不确切,但不会超过一百八十名。这些学生又能分为两种:一是县级机关、事业、企业的干部职工子女和城关大队农民的子女;二是城关公社四十个村子里农民的子女。前者在家里吃饭、住宿,为走读生;后者在学校里住宿、上灶,为住校生。住校生的数字我也记不确切,但可以肯定不会超过二十人。因为只有一个男生宿舍,一条土炕最多能睡十个人,而女生比男生更少。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时农村小孩能上高小的人也很少,具体到路遥他们这一级,平均两个村子才有一个上高小的孩子。”[1]

 1/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路遥为何要去沙漠“朝拜”?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 (易潇)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

    时间:12-16
  • 《路遥传》:路遥入学时曾改名 立志长大当“军长”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 (易潇)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

    时间:12-16
  • 路遥为何用“戴孝”斩断过去?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易潇)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

    时间:12-16
  • 揭《平凡的世界》为何从吃早饭起笔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易潇)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

    时间:12-16
  •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原型竟是他?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易潇)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

    时间:12-16
  • 成龙至今唯一后悔的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人民网北京4月4日电 (陈苑)《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是第一本成龙谈自己的中文书,对61年来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回...

    时间:12-16
  • 敬一丹眼中的白岩松:为人不世故 不传播毋宁死

    【长江文艺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陈苑)敬一丹新书《我遇到你》于5月11日首发。今年4月,60岁的敬一丹从央视退休,写下回忆性...

    时间:12-16
  • 读朱文泉《岛屿战争论》:忧患意识与和平情怀

    《岛屿战争论》:朱文泉着;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朱文泉将军新着《岛屿战争论》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军事科学论着。  朱文泉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回望将军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他既担...

    时间:12-16
  • 《越南密战》:揭开尘封60年历史画面 读懂中越当代关系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封面人民网北京5月14日电 (陈苑)众所周知,在越南战争之前,这片土地上就曾硝烟四起,那段历史静默而深沉,是有别于越南战争的密史,即“援越抗法”战争,它...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