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读姚家明长篇小说《守望》

读姚家明长篇小说《守望》

2012-04-10 14:35:00

  这是笔者所读到的首部以留守家庭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真实曲折,生动感人,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有着深长的人生意味和温馨情感中的冲击力。无疑这是近几年来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中能够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据统计,每年有一亿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不仅造成了农村的空壳化,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以至社会学家以“留守族”来称呼农民工走后留在家中的老人和妇女。但是,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至今尚未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反映。因此,长篇小说《守望》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守望》的基本情节是:商洛山村的农妇黑嫂,按照在南方打工的丈夫吴书海的安排,来到百里之遥的县城租房为上高中的儿子陪读,三年当中所发生的故事。

  《守望》的可贵之处是,它并没有单一只写一个或几个留守家族,而是将它们放在广阔的新世纪的城乡生活背景和人与人关系中,以开阔的视野,观照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深刻而丰富地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本质和病症、光明与黑暗。从黑嫂的离家和两次回乡所见所闻,不仅写出了农民商品意识的觉醒,人与人关系的新变化,还写出了商业化的现代生活潮流对偏远山村的冲击,土地的增值与农村的荒芜;从谢有才的角度,写出了类似城中村、城边村这些村干部的暴富,权力斗争的尖锐和激烈,一些乡村干部的黑社会化;从吴小刚和李娉娉的角度,写出了应试教育制度所造成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非正常竞争,以及这种竞争对下一代精神和灵魂的伤害;从肖青云的角度表现了当今基层官员的心理精神状态,又从王秀文失败的“侦探”生活中,揭示了城市小工商业老板的生存秘密。所有这一切,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由金钱关系和商业原则所左右的一个范畴内的现实社会状态。正是它们决定了留守族们和进城拾荒者们的生存命运。对社会历史的概括力,或者说是典型化的程度,始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之一。也正是从这方面来说,《守望》表现出了它应有的深度。

  黑嫂和王秀文是《守望》中最让人牵挂和喜爱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被丈夫抛弃、利用,她自己却蒙在鼓中的善良、本份的农村传统妇女;一个是为供女儿上大学,辞掉民办教师职业,租住小院一隅的拾垃圾知识农民。在相互审视中,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信任,又是在灭顶之灾和艰难困苦中他们相互扶持、关心,相濡以沫,并渐渐生情,互相喜爱。然而他们却能发乎情而止乎礼仪,表现了劳动者的自尊和相互尊重。人们可能会指责他们,对自己心灵的压抑和保守,但事实上这却也正是人们同情和喜爱他们的原因之一。

  通过《守望》可以看出作者老到的长篇叙述能力。结构严谨,节奏不疾不徐,表现出良好的语言控制力;出租屋中的黑嫂与王秀文,学校里的吴小刚与李娉娉,北关村的权力斗争现状,三个方面的生活,联系自然,铺排适当,张弛有致,给人以全局在胸,从容不迫之感,而最终三条线都能有机地融入黑嫂命运的因果。特别是王秀文这个有文化的拾荒者的心理行为,及其他对黑嫂由感激而同情,由同情而心为所系,由心为所系而深爱的心理过程表现得非常生动、具体、入微,给读者以极大的心灵感动。而黑嫂对王秀文的情感及心理过程分寸也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充分表现了一个劳动妇女的善良、美丽和心灵操守。

  总之,《守望》是一部对当今社会现实,有自己的独特发现与感悟,贴中现实社会矛盾,具有较高思想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社会历史概括力强,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是陕西乃至中国文坛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收获。(李 星)(商洛日报)

  • 相关阅读
  • 龙的情结与“二0一二”同行

      满披耀眼的金鳞 闪烁着的龙  带来了阳春的化境雨露的滋润  十三亿颗心 簇拥了它联络了它同化了它  三百六十多个日子融入它归属的乡音   它盎然来自  长城博大的气度长江超脱的涵养  和我们奔向了旖旎...

    时间:04-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