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已先后责编了10余本书,其中还有《谈美》、《家庭教育》(彩色绘图本)、《轮椅上的梦》这样的书,但到目前为止,我在心里还是最偏爱《南园词》。在我跟领导和朋友们说要编辑一本当代人写的词时,几乎没有一人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都认为我脑袋里是不是进水了。
需要安慰朋友们的是,我脑袋没有进水,而且还很清醒。也就是说,我是在一种清醒的状态下要出《南园词》的。
“南园”是当代词人蔡世平在湖南岳阳的居处。从他的词里读出来,那是一个“花花草草,枝枝叶叶婀娜”的所在:“搭个山棚,引顽藤束束,跃跃攀爬。移栽野果,而今又蹿新芽。锄他几遍,就知道,地结金瓜。乡里汉,城中久住,亲昵还是泥巴。 难得南园泥土,静喧嚣日月,日月生花。花花草草,枝枝叶叶婀娜。还将好景,画图新,又饰窗纱。犹听得,风生水上,争春要数虫蛙。(《汉宫春 南园》)”蔡世平从2002年起,就是在他的“南园”开始新词创作。10年来,得数百首,放在宋代,或是清代,都可列高产词人的门墙了。大致在2006年前后,蔡世平在中国的旧体诗词界名声鹊起,王一川、唐浩明、雷抒雁、周笃文、李元洛等都给予高评。而且,词还给蔡世平带来了大的转机,被有关部门看中,去年从岳阳文联主席任上调进了京,任职于中央文史馆之中华诗词研究院,并担任副院长。须知,该院院长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先生兼任。就是这样一位词坛高手,他的词,我认为可出,不只是有文化价值,我还看好它的经济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载体中,书法、绘画在当下可谓大热,唯有诗词少有人问津。但要说旧体诗词冷也似乎不对,喜欢的人好像也不少,只是旧体诗词被一些“打油匠”搞坏了。我曾想,要是有生动鲜活的当下人写的旧体诗词,保不准还能“火”一下,而蔡世平的“蔡词”正是我认为最有资格“火”的那一个。
在朋友的撮合下,蔡世平和我见了面,当然也吃了饭,难得的是我们一拍即合,出版一本就叫《南园词》的蔡词精选集。我们见面时是周五,隔了二天,周一时我便拿到了《南园词》的101首词稿。不说我一读之下如何地“口舌生香”了,我的兴奋之情可以从我对这本书装帧设计的重视看出来:我请孙初老师从封面到内文全部由他一个人设计。要知道,孙设计师一般是不设计内文的。我跟孙初说:我希望这本书出来后,能成为这一类书的范本!
一个星期后,孙老师“交卷”了,一份他和我都很得意的“试卷”。这个设计我好久也没给蔡老师看,我怕他到看到书时没有了新鲜感。
不久前,蔡老师问我,他端午节要回湖南,能不能在此之前把书出出来,他好带一些回去“显摆显摆”。我理解他对这本书的期待,我也希望这本书早点出来,于是答应让他在端午前一天的中午前拿到200本样书——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让蔡老师惊喜,就如他的“蔡词”已经和正在带给人们以极大惊喜一样。
“蔡词”一点不“菜”,真的!(搜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