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锋小说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最近出版了新作《牛鬼蛇神》,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因为读书的话题谈及写作以及对当下时代的理解。马原说:“我很‘宅’,已经很久不在公众视野当中了,所以我对流行的东西完全不知道。前天才知道有个叫周克华的人,我还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很好的小说题材’,周围的人说我可笑。很多事情我都是很晚了才听说,因为我的生活里没有新闻,没有网络,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我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太了解现在的读书风气。”
“我知道有个同行,她火了十几年,叫罗琳,写《哈利波特》。我特别喜欢童话,可是她的童话里,“伏地魔”什么的,好像满嘴跑火车,我一点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她写小说,我也写小说,我又那么喜欢儿童小说,我还看了两天的电影,场面很大,但是《哈利波特》我完全不得要领,这太奇怪了。”
“我不能够对今天的时代有指导性的个人意见,我落伍了,没那么自信。虽然我的职业是老师,但我不敢妄自对学生晚辈建议要读什么书,因为我确实不太知道他们读的书的意义价值在哪里。和王小妮聊天时,我们都觉得,80后90后的写作,跟我们原来的写作不是一回事。我们的写作越过了四五十年的历史,接上了20世纪初、19世纪、18世纪小说的历史。我们的写作跟200年前,甚至300年前的小说,是完全衔接的。但是,我们之后的写作,大方向改变了,这让我们莫名所以。我们不知道新的写作的意义在哪,价值在哪,兴奋点在哪。我和阿来、苏童聊天时都感觉有点茫然,不知道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过去两三百年的小说已经不被阅读了。人们在读新的东西,以搞笑为中心,这些是我们陌生的,是我们这一代的价值体系里完全没有的。所以,我们这些作家们有点晕头转向,到了这个时代,找不着北了。”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