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读柴静《看见》

2013-01-31 17:20:21 来源:

  不要用形容词,要描述。

  今天是所谓的世界末日,我四点爬起来夜班,在阅读《看见》的过程中,迎接了升起来的太阳透过厚厚的云层洒下来的阳光。

  本来我已经摒弃过分爱惜书本的癖好,但阅读这本书一段时间,这种小心翼翼却又讨厌地回归了:不折角、轻翻页,我还深怕我在上面划的线不直,写的字难看,着了相的臭毛病都来了。我的理智分析我的情感——我喜欢上了这书中的柴静,喜欢上了她看人的角度、对人的理解,就像她博客中的题目《见书如晤》。

  你好!柴静。

  今天上午看到“卢安克”那章,我先是想到耶稣,然后看到卢安克因为结实妻子而妥协,放弃坚持的人生哲学后,我想到了闫妮。同样对于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谈吐中构建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哲学的人来说,没有理性的坚实基础,一旦被发现了弱点,整个人都显得非常虚弱。这一章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的一章,对于一个看似有哲理却不能理解的灵魂,我还是放弃钻研和理解吧。真的,连向往都不向往了。或许,因为他们太不一样,所以我们神化了他们。而他们,可能只不过太过执拗,太过自信,不会觉得自己可能错了。你看,我用了两个“可能”。

  为什么不太喜欢这一章?因为作为记者,理性分析和客观呈现是最基础的。卢安克的故事,用理性就是用错了方法论。阅读十多章建立起来的理性思维惯性,在这一刻完全不适用了,我用同理心,也“如入棉被,无处着力”。

  我依然在书里写写划划,回头翻阅,发现这些划下的句子也是柴静飞跃的标志。前面的部分有年轻人的抱负,但也未免武断;后面更有全面的思索,周全的考虑。前面,一就是一;后面,往往要加一个自问的问号。

  我对今早读的第十六章,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文章,仍然记忆犹新,虽然很多法律性的问题依然迷惑,但总体上很有启发,尤其对思考问题的角度。

  书中提到:

  82年宪法第十条第一款:“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不是国有。而农村集体的土地一旦要变成建设土地,都经政府征地,变成国有土地。

  陈锡文说:“给农民的不是价格,是补偿。地拿过来了你去发展市场经济,拿地的时候你是计划经济,这事儿农民就吃亏了。”

  这样的信息是我之前从未听说,更未注意的。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农村集体绕过政府征地环节,直接与开发商接触。但地方政府有中央财政和经济增长指标,他们怎么能松手不当土地买卖的二道贩子?同时,中央政府也不允许农民直接买卖土地。

  这些dilemmas,正印证了书中周其仁说的三句话:“第一,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经济问题;第二、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第三,不管左中右,质量最重要(即胡适的‘多谈点问题,少谈些主义’)。”

  问题虽然依然悬而未决,但至少通过更全面地了解事实,有利于克制自己的情感判断,让自己的心更理性,多容纳些异见者的声音。

  读书之中,感受到柴静对于工作的热爱,对于可爱同事的感恩。这不是一本自吹自擂的自传,而是一个观察者用10年的采访,重新梳理和审视自己的成长。读者经历的,不仅仅是柴静,还有通过柴静的视角看见的这个大中国。原来我们的国家那么丰富,不用那些矫揉造作的形容词,它也依然复杂。(新华网)

编辑:牛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