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乔叶小说批判话语解析

乔叶小说批判话语解析

2014-04-11 17:09:26

来源:

  拯救与困境

  无论社会批判、文化批判还是人性批判,所显现出来的都是作家写作的一种焦虑,它逼迫作者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思考,而这也形成了乔叶小说中寻找拯救的主题。

  在寻求社会拯救方面,乔叶显然意识到了文学固有的局限。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她没有轻易表态,而是选择静静地观察、细细地倾听:在《解决》《龙袍》中,叙事者“我”作为一个返乡者,已经完全消解了传统启蒙叙事中“返乡者”的启蒙批判功能,她只是发现、哀伤着故乡的变化;在《盖楼记》《拆楼记》中,“我”更是直接侧身拆迁的利益纷争中,借由这种置身其中的姿态,乔叶得以让各种阶层和力量——底层的、官方的、知识分子的——公平发言,使他们获得了一个自由表达其意愿和苦衷的平台。促进各种话语、各种立场之间的对话和交锋是解决问题最公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乔叶便是力图利用文学的力量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文化批判的危机已清楚地表明,乔叶所感受到的文化问题是无法在文化领域自身求得解决的,所以乔叶将拯救的希望更多地寄予在文化之外:她以“人性”为旗帜,发起了对文化的一次次攻击。当然,以理想的人性为基础,文化的危机有可能从其自身寻到解决方法:在《最慢的是活着》中,祖母的文化构成是模糊的,既非“现代”又非“传统”,她代表了“传统”中积极健康的部分;《山楂树》中的晓光生于大山但又无山里人的狭隘保守,代表了一种被反思和清理过的“传统”。不过,祖母和晓光所代表的这种有益的“传统”是作者理想化的产物,对于“拯救”而言是乏力的。对文化的拯救来说,从文化自身入手欠缺一定的说服力,而由人性入手则又受限于人性的复杂。

  至于人性的拯救,显然从一开始便被注定了是一种徒劳——如果说社会拯救、文化拯救彰显的是文学的有限,人性拯救则彰显了人的有限:人性自私如何消除?人如何摆脱欲望的钳制?……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得不使人转向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思考。在《轮椅》中,“死”第一次被严肃地提了出来,小说中的晏琪念念不忘自己的姑父,那个被锯了腿的男人整夜整夜地睁着双眼,使童年的晏琪第一次感受到了“死”。《最慢的是活着》其实也写到了“死”,《轮椅》的“死”是为了凸显“生”,而这里的“死”就是死——一种赤裸裸的尽头的感觉,一种荒凉凉的末世的感觉。如此直面人生的孤独和虚无,在乔叶的小说中其实并不多见,但她已然痛切地触及到了这个问题,而对它的触及和思考将发起对人——当然首先是作家本人——的引领,引领的地方当然不是死,而是生。

  焦虑的缓冲

  对社会、文化和人性问题的思考与探寻体现了乔叶叙事的广度与深度,但也充分暴露了她所面临的困境和焦虑。如果这种焦虑无以解决,便会带来某种精神危机,不过,在她的小说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制衡的力量,即对人的体恤和悲悯,这种体恤和悲悯形成了对焦虑的缓冲。

  乔叶小说中对人的体恤和悲悯最集中地体现于她对“生存”的关注:在《盖楼记》中,“我”面对农民身上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劣根性并没有表现出传统启蒙叙事者的那种“怒其不争”,而是从农民生存的艰辛和贫困的角度出发,充分表现出“哀其不幸”;在《他一定很爱你》中,尽管小雅痛切地发现了自己的世俗,但她的世俗显然包含了太多的苦衷,她婚前的家庭与成长使她对物质、安全的需要变得无可厚非;在《轮椅》中,晏琪一方面对人性的自私和它导致的虚伪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合理:“谁喜欢阴影呢?那是彼此的耻辱和黯淡。能避开的为什么不避开?能忘却的为什么不忘却?”生存话语在此与批判话语形成了角力。

  • 相关阅读
  • 乔叶小说批判话语解析

      70后”作家乔叶的作品直面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她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念、一种共识和基础,由它出发,小说家在写作中遇到了全方位的考验: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甚至是人性本身的。乔叶明...

    时间:08-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