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政府已经这样做了。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0个,总流通52252万人次。人均图书拥有量6.12册。
在营造读书氛围方面,政府也下了不小的力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了属于本地区的读书活动,约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全国开展的各种具体读书活动项目有3000多个,每年吸引7亿多读者参与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许多地方政府将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城市文化名片进行打造。
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北京阅读季”活动,2011年的首届北京阅读季参与者还只有100万人次,到2014年第四届时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建设,北京市给每个示范社区发放1万元社区阅读公益基金,引进志愿者队伍帮助社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坦言,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和提供图书采购补贴,是第二书房这家主打社区图书馆的公益机构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湖南省永兴县自2013年以来在全县建设了600多家免费休闲读书吧,每个社区和学校都有一家。其中,公众读书吧还配有空调、电脑、笔墨纸砚、卫生间、读者留言板,尽可能满足读者在家一样休闲学习的需求,让读者愿意来、坐得住、读得乐。如今,永兴人打麻将的少了,读书的多了;孩子们进网吧的少了,进书吧的多了;社会治安民调满意率由5年前的湖南省第119位上升到了第十七位;经济社会排名全省第六。曾经考察过永兴模式的徐升国认为,永兴县政府的做法实际在重构基层文化空间,永兴的经验说明抓文化建设也能抓出经济发展。
现有阅读设施须充分发挥效能
业内人士指出,提高国民阅读率需要政府大力完善阅读设施、营造阅读氛围,既需要做好“增量”,也要用好“存量”,充分发挥现有各类设施的效能。徐升国说:“现在全国已有的图书馆和农家书屋总数不算少,但很多成了图书仓库和图书坟墓,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2013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评估验收首次委托第三方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文化场馆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不高,有1/4的居民不知道社区周边公共文化场馆(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位置,在一年内也从未使用过这些场馆,其中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的知晓度不足四成,使用率仅为两成。
徐升国说:“不客气地说,我们的一些文化工程是做给上面领导看的,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
特别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等如何保持吸引力已经成为一道亟待解答的难题。
对此,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表示乐观,他说:“我不认为图书馆的吸引力会下降。虽然从统计数字上看,到馆读者的人次在下降,但如果我们算上网站点击率、掌上国图等读者,读者的绝对数量实际还在增加。以国图为例,2013年我们有500多万注册读者,国图网站的年点击量达1亿次,每天有1万多位读者到馆借阅图书,这个人数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令韩永进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因素还在于,“我们国家还是有一大批爱看书的人的。”韩永进说,“哪怕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我们馆里也会有数千名读者,每次看到读者在书香之中过大年,我就很感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就是因为有一代一代这样的读者。所以面对他们,我们的责任是如何把图书馆办得更具时代性,充分发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职能。”韩永进透露,今年“4·23”国家图书馆将推出“国图公开课”,不管是不是注册读者,只要打开国图网站都可以看到名家大师的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