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大学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应实现共享

2021-03-04 08:3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大学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应实现共享

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09万人,面临就业岗位总量不足、新就业形态不适应等问题。为了给毕业生提供人性化的就业服务,让毕业生暖心,也让家长放心,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带来关于建立“一检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机制的建议。

当前,毕业生就业体检已成为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毕业生升学求职过程中的必经环节,但各用人单位之间体检结果不互认,造成了不少毕业生高频率体检。

2018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4%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经历过重复体检,74.3%的受访者认为招聘中重复体检的现象普遍存在。

“‘十四五’期间,每年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高达八九百万人。在步入职场前,高校毕业生体检成了规定动作,存在大量求职不同单位岗位需重复体检的现象,急需通过建立‘一检制’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机制加以解决。”焦新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指定体检机构是造成毕业生重复体检的主要原因。”他分析说,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间体检结果互不承认。

焦新安说,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自行提供的体检报告不采信主要是担心应聘者体检作弊,找人替检或出具的体检报告不真实,但作弊者毕竟是少数,为防止理论上的风险,要求全部体检者重复体检,显然不太合理。

另一方面,有的用人单位看重明令禁查的体检项目。2011年人社部发文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就业体检中,无论受检者是否自愿,一律不得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焦新安说,用人单位在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执意要得到如乙肝项目等检测结果,属于违规检测。这既造成了毕业生的重复体检,更助长了就业歧视,明显与国家政策不符。

焦新安认为,让毕业生重复体检,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会给毕业生增加心理负担。体检往往也是筛选的过程之一,反复经受考验也易造成心理焦虑。二是存在健康风险。入职体检一般都会安排胸透项目,而X射线的接触量过多,可能会受到放射性损害。三是不利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院往往人员复杂,毕业生多次体检增加了人员聚集风险,不利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此外,频繁体检不仅会增加毕业生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对此,焦新安建议,建立标准化的毕业生就业体检报告认定体系。“反复体检的根本在于没有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对体检机构资质和体检项目等没有统一的标准。”

他说,一方面要明确毕业生就业体检机构资质。目前,全国各大医院及体检机构的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技能都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体检。在国家倡导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应明确县级(二级)以上医院具备毕业生体检资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获批就业体检机构资质,对体检机构进行充分认定和持续跟踪,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解决体检报告真实性问题。

另一方面,要明确毕业生就业体检报告标准。通过对普遍需求的就业体检项目、样本获取手段、检测方式、报告形式等进行规范。同时,建议明确就业体检报告具备1年有效期,有效期内可以反复使用,从而建立统一的“一检制”体检标准,解决体检报告的标准性和时效性问题。

对于特殊体检项目,可采用自定义式体检补充获得。通过树立体检报告的权威性,增大体检报告信任度,才能充分实现各地区、各机构互检互认。对于任何一方的失信行为,都应体现制约机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构建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平台也很重要。”他说,有资质的权威机构按照统一标准出具体检报告,及时上传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平台,并设置有效期限,报告一旦出具,信息即刻共享且不能进行更改。报告的调取和使用采用授权和防伪机制。毕业生经身份确认可通过共享平台随时调用、打印本人的体检结果以提供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调用毕业生体检报告需经过平台(或报告提供机构)身份确认和毕业生本人授权。体检结果通过共享平台做到线上、线下共享共用,在体检机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实现“一检通”,简单方便。

焦新安还认为,应提高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的违规体检成本。他说,部分医院配合用人单位开展违规检测是因为利益驱使,而违法成本却过低。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聘时违规检测,仅会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这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很小。就业体检涉及毕业生隐私权和劳动权,要治理重复体检,必须提高用人单位和医院违规体检的法律成本。

本报南京3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左智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左智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兰大马院:“导师带徒”竞开创新之花

    原标题:兰大马院:“导师带徒”竞开创新之花  在日前落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传来消息,经过激烈角逐,兰州大学“星船——唱响长征路上的英雄赞歌”(以下简称“星船”)项...

    时间:03-04
  • 西南民大:大学生双语志愿服务助力民族团结

    原标题:西南民大:大学生双语志愿服务助力民族团结近日,西南民族大学获批立项的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扶持项目“大学生双语志愿服务 助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顺利完成项目执行工作。据西南民族大学团委...

    时间:03-04
  •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委员:高等教育 创新发展 立德树人

    原标题: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立德树人“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2020年的54.4%,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

    时间:03-04
  • 我国高校新增量子信息科学、柔性电子学等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量子信息科学、柔性电子学、密码科学与技术等37个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

    时间:03-03
  • 学位申请本不该“数”论文

    原标题:学位申请本不该“数”论文“学生申请学位答辩不数论文”“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近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火了,也再次将是否应该取消研究生论文要求的讨论...

    时间:03-03
  • 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正式复工 首批5000余名学生9月入住

    原标题: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正式复工3月2日,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项目正式复工。走进位于丰台区王佐镇的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施工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已经感受到了逐渐“升温”的开工氛围。工人们佩戴口罩和安全帽在各...

    时间:03-03
  • 八十六岁院士开讲本科生新学期第一课

    原标题:八十六岁院士开讲本科生新学期第一课“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同学们要积极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力、锤炼品格。”3月1日下午,2021年新学期...

    时间:03-03
  • 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前段时间,一群银发老人合唱这首《少年》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他们系着领结、挽起袖子,在舞台上欢快地开唱,台下的年轻观众热泪...

    时间:03-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