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教育部回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热点

2021-04-01 08:5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完成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的目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规范校外培训等社会热点问题怎么解决?国新办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

“要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表示,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普遍实行“1+X”证书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切实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优化结构、强化内涵,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水平。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学习需求。

未来五年,如何让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升?宋德民说,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十四五”末期,力争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这意味着202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达到高中二年级以上的教育程度。为实现这一目标,要继续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在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使得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下一步,教育部门将重点推进特大城市和人口流入重点地区进一步完善入学政策,切实做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够应入尽入。进一步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政府购买学位政策,特别是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学校优先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切实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关爱,指导各地建立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

规范校外培训以及减轻学生负担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吕玉刚说,对校外培训机构,将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义务教育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要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供给,保障课后服务时间,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和学生的需要。

吕玉刚特别强调,要加强竞赛项目管理,严肃查处违规竞赛,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新华社记者胡浩 王思北)

  • 相关阅读
  • 巢湖学院志愿者:15年接力支教乡村小学

    原标题:巢湖学院志愿者:15年接力支教乡村小学对于安徽省巢湖学院00后志愿者徐盼盼而言,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最难忘的莫过于在巢湖市散兵镇谢王小学支教的时光。今年大三的她尽管学业繁忙,但只要有机会,总要回到...

    时间:04-01
  • 河南农大: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河南农大: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  “这一节英语课真是太好玩啦!能玩游戏,还能提高口语能力。老师,你们还会再来吗?”3月5日,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侯庙镇中心小学,学生小李很期待地对河南农业...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