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觉醒年代》主创进北大 与师生探寻赤诚初心

2021-04-21 18:43: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孙竞)“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身着校衫的北大青年跟随两位主演在台上宣誓,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声音相协,灵魂相交,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再度在北大回响。

身着校衫的北大青年跟随电视剧《觉醒年代》两位主演在台上宣誓。人民网记者 孙竞摄

20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来到北京大学,与在校师生进行交流,重温觉醒记忆、感受觉醒精神、凝聚觉醒力量。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在致辞中指出,希望今天新时代的新青年,奋力谱写《觉醒年代》的续集,希望北大学子成为未来续集中的主角。

导演张永新回忆了拍摄过程中的故事。他提及,剧中蔡元培先生请鲁迅先生为北大设计校徽的段落,他还向北大校史馆的老师进行了求证。北大校徽一直伴随着这部剧的整个拍摄过程。

编剧龙平平认为,剧本是编剧历史观的体现,因此对历史和人物要有深刻的研究。编剧要遵守既定的历史认同,让观众了解到客观的历史,能够从历史中得到正能量。他表示,这部剧确实难度很大,以往写建党的故事,大多是以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为叙事中心,围绕着中共一大代表来写。《觉醒年代》聚焦到了“红楼”,追溯“红船”是从哪里开过来,讲述的是源头的故事。

谈及对陈独秀的理解,扮演者于和伟表示,这是他第三次扮演陈独秀,对仲甫先生有了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了解。在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和《觉醒年代》剧本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精气神,而且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烟火气。好看,生动的角色塑造,才能更有传播力,才能与观众产生共情。

“该剧以其真实还原历史、生动塑造人物、深刻揭示背景的胆识、卓识、远识,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觉醒,是撬动中国旧体制、开启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动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虹谈到,“正是他们的理性呐喊,唤醒了东方沉睡的雄狮;正是他们的青春生命,铸造了生机勃勃的共和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郑方一说:“我觉得今天的宣誓环节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百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面对着风雨飘摇的山河,誓言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要为民族再造复兴。这种情怀就像是一个火种,穿越百年点燃了身处当下的我们。在今天,再次念出这些誓词的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复兴的家国,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担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个历史重任在一百年间一代代传承,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也肩负重任!”

  • 相关阅读
  • 北大新传:用立体化思政大课堂引领学生成长

    原标题:北大新传:用立体化思政大课堂引领学生成长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2021年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

    时间:04-21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孙竞)在第十二个联合国中文日之际,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新书发布会暨国际学...

    时间:04-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