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第五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2021-11-04 15:47: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近日,第五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术评价工作,发布了涉及科研评价、人才评价、项目评价、科技评价、教育评价改革的多个文件,为推动各学科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创新突破奠定了基础,而学术改革要在评价导向、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关键在于“破”“立”结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指出,破“五唯”的关键是立“新标”,越高水平的学者越能用一项标志性成果体现其水平并作为自己的学术招牌,“十年磨一剑”造就一流成果和一流人才,盘点“一把剑”可让原创成果及时胜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孟照海对学术评价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学术评价改革要落实“四个评价”,着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关于评价方法,《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说:“数字人文研究就是把数字技术和数字方法、数字工具运用到人文研究中,数字人文学术评价势在必行,评价有助于准确、科学地了解学术研究的状况,是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关键。”

青岛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李江波认为,从引用内容角度进行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能够改善传统评价方式中数据来源较少、评价成本高等问题,进而完善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体系。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汇聚了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专家、实践专家,围绕“导向·方法·策略:学术评价改革如何促进原始创新”的主题,开展了热烈的思想碰撞与方法研讨,共同为学术评价改革的原始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 相关阅读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赵东元院士: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微观世界里“异想天开”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孙竞、李依环、郝孟佳、温璐)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领衔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

    时间:11-04
  • 陕西团组织:帮青年找到投身社会治理的方式

    原标题:陕西团组织:帮青年找到投身社会治理的“青春密码”如何激发青年力量,引导他们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今年5月以来,随着团陕西省委“社区青春行动”的不断推进,各地市、各行业青年下沉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途...

    时间:11-0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原标题: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回望学校68年的发展历史,什么是中石大最恒久的坚守?是生生不息,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相承相融的中石大精神。‘我为祖国献石油’已成为一代代中石大学子的...

    时间:11-04
  • 这个大学毕业生“挖矿”编织五千万元虚拟货币传销骗局

    原标题:这个大学毕业生“挖矿”编织五千万元虚拟货币传销骗局  近年来,虚拟货币剧烈的价格波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夜暴富的传说使不少人开始租买设备,投身“挖矿事业”。一些人却假借售卖算力(挖矿设备挖出虚...

    时间:11-02
  • 1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较差”

    原标题:1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较差”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 今天,科技部网站发布了《科技部 教育部关于发布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委托第三方专业评...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