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首师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项目开题

2021-11-10 17:47: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孙竞)记者今天从首都师范大学获悉,由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康丽颖教授主持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日前举行了开题论证会。

据介绍,该课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的国家级重大课题。课题围绕如何构建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一根本问题,从理论、政策、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探究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价值追求、路径选择和机制创新,力图构建权责清晰、层次合理、合作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兴山表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疫情居家期间,上亿学生的“停课不停学”更凸显了家校社共育的重要价值与急迫需求。他希望课题组聚焦家校社共育中的重大政策问题、重大改革问题和重大民生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强化成果运用,努力出精品、出拳头产品,全面系统破解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中的主要矛盾,为政策和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该课题由五个子课题构成,五个子课题依循“经验→理论→行动”的逻辑层层推进。子课题一从对现实问题分析入手,针对未成年人发展状况、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状况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状况开展大规模调研,为机制改进、重构、健全和创新提供数据支持;子课题二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站在全球视域把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国际趋势和典型模式,为加强新时代我国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他山之石”;子课题三从理论层面回应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根本要求,阐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内涵;子课题四依照“整体机制设计——关键机制突破——创新机制深化”的逻辑开展机制体系建设研究;子课题五采用行动研究,选取北京海淀区、四川青羊区、广西防城港市、江西弋阳县等为实验区,力求在实践中检验课题研究成果。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和创新机制,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相关阅读
  • 成都理工大学两次全员核酸检测报告出炉:全部阴性

    原标题:成都理工大学两次全员核酸检测报告出炉:全部阴性  成都理工大学进行两次全员核酸检测。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记者9日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成都理工大学11月5日、11月7日分别对30000余名师生进行了两次全...

    时间:11-10
  • 天津帮扶2022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 发放补贴5846.7万元

    原标题:天津帮扶2022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 发放补贴5846.7万元  为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今年9月,天津市人社局会同市教委印发了通知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记者9日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经过两个月的紧张...

    时间:11-10
  • 学术期刊如何跟上学术创新步伐

    原标题:学术期刊如何跟上学术创新步伐2017年上半年,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个月后,她收到了一封催付论文费用的电子邮件:“金额33100元人民币,你的付款已经逾期...

    时间:11-10
  • 来湖北宜昌求职大学生可享15天免费住宿

    原标题:来湖北宜昌求职大学生可享15天免费住宿  记者从团宜昌市委获悉,今天,该市首批10家青年人才驿站正式揭牌。来宜昌市求职的大学生在这里可以享受最长15天的免费住宿,此外,青年人才驿站还将为来宜求职大学...

    时间:11-10
  • 是“乌托邦”还是“修罗场”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匿名社交存在风险

    原标题: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匿名社交存在风险回忆起最初下载匿名社交App时的场景,张乐年仍印象深刻。夜晚,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她百无聊赖地翻看着应用商店里提供的软件。当手指在屏幕上驻留,一款从图标到名字都颇...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