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科技力量

2021-11-24 14:45: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何淼)“过去的五年里,学校在基础研究、攻克‘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科技强国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产生了一批水平高、影响大的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11月22日召开的北京理工大学“十三五”科技成就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龙腾这样概括学校在“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图为龙腾院士在座谈会上讲话。学校供图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从延安一路走来,一直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核心使命。“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勇于创新,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龙腾指出,“十三五”期间,学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新时期高校创新使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若干领域实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佼佼者。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走“地信天”集成特色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坚持特色理科和优势工科融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理工文交叉融合、坚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坚持科研育人、大力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新生态的独具学校特色的发展道路。

超快激光微纳制造、反常霍尔效应、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新体制雷达、材料结构力学……学校牵头主持的科研项目在五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学校自主研发视频编解码、交会对接等技术,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提供支撑;完成北斗二代基带处理芯片的流片,实现了北斗系统“中国芯”;在火星探测领域实现了火星着陆器的自主匹配式降落,支撑我国深空探测重大工程。

图为北京理工大学“十三五”科技成就座谈会现场。学校供图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1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实现了一等奖连续三年不断线。2020年,学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龙腾表示,面向下一个五年,北京理工大学将坚持“锚定战略、前瞻布局、强化特色、创新超越”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走“地信天海”融合发展道路,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 相关阅读
  • 成都千余棵银杏树扮靓初冬校园

    原标题:成都千余棵银杏树扮靓初冬校园  11月24日,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内,千余棵银杏树迎来一年中最佳观赏时节,给初冬的校园增添了色彩。张浪 摄【1】【2】【3】【4】【5】...

    时间:11-24
  •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原标题: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戴好口罩,摘掉眼镜,换上墨镜,耳机声音调到耳朵能接受的最大音量,这是向北最喜欢的出门装备。曾有同学和向北打招呼的时候,觉得她“又聋又瞎”。面对身边人给出...

    时间:1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